明朝正德时期的圣人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提起王阳明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著名的龙场悟道。实际上史料的记载很简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大概意思是:忽然有一天的半夜,王阳明睡不着,顿悟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迷迷糊糊中好像听到有人在他耳边说话。于是激动地跳了起来,身旁的人吓一跳。王阳明这才悟出来,圣人之道就在我心中,并且很充足。以前向外界事物求真理的做法是错误的。 这就是心外无物,心即理。实际上就是说圣人需要加强自我修养。这和春秋时代孔子的仁是一个系统。 龙场是今天的贵州修文县。1506年,太监刘瑾把控朝政,把很多言官抓入监狱治罪。王守仁上奏表示抗议,希望皇帝去权奸。结果被刘瑾派锦衣卫把他抓进牢狱,廷杖四十。次年,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1508年三月到达贬所。此地荒凉,生活条件极差,在此间生活了三年。 王阳明早年多次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年少还格过竹子,就是坐着面对竹子苦思冥想,结果没有想出什么,却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后,他便怀疑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是他不理解而已。 龙场悟道完全确立了阳明心学的基本地位。从此后,便开始有了对儒学的新认识,即阳明心学。一切在于你的心,跟外物无关。这种思想在当时和清代称为异端邪说。 辛亥革命以后,学者梁漱溟认为王阳明的思想是对儒学的贡献。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阳明心学火了起来。王圣人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
明朝正德时期的圣人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提起王阳明这个名字,我们都知
史文故事说
2024-10-22 21:4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