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从有限的史料来看,并不存在

史文故事说 2024-10-08 20:02:01

北宋大文豪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从有限的史料来看,并不存在所谓小人的陷害。他反对新法的诗歌写了很多,并不是其中的一首被视为诽谤朝政。 因为写诗歌反对新法就被治罪,实在有点文字狱的味道。关于苏轼为什么会被朝廷治罪的问题。司马光的一个学生刘安世说得非常好:“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 苏轼的名气太大,他写的诗歌里有反对新法的内容,加之印刷业在宋代已经相当发达。传播出去,必然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新法的推行。所以神宗皇帝亲自主政的时候,必须要治苏轼的罪。 科学家沈括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来到杭州,在杭州为官的苏轼把他的诗歌拿出来给沈括看了。沈括抄写了一份,回去后细细品味,发现里面有讽刺朝廷政策的话。于是一一做了批注,交给神宗皇帝。并不是沈括这个人有多坏或者和苏轼有什么矛盾。他清楚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对传播文字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及时制止诗歌的传播,恐怕对新法很不利。 但当时王安石主政,神宗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直到他自己主政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必须及时制止,那就得让写作者受点苦头。这样至少有利于新法的进一步推行。让天下臣民明白,反对新法改革不会有好下场。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思。

0 阅读:0
史文故事说

史文故事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