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专家们解读张督监血溅鸳鸯楼的时候不细心。专家说:“他杀死三人后,仿佛没事人一般,吃起了桌子上的酒肉,还连吃了三四钟。”出自《水浒传通识》141页,中华书局出版。 我们看一下原文描述:“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 就是说,武松看见了桌子上的肉,但没有吃,只是喝了酒。而专家却说,既吃了肉又喝了酒。只喝酒不吃肉和既喝酒又吃肉差别很大。为什么? 张督监和张团练、蒋门神三人在鸳鸯楼上吃了整一天时间。武松到来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时间。连府里的丫鬟都抱怨说,吃了一天还在吃,那两个客人也不知羞耻,这么晚了不回家去还在那里说个不停。 三个人吃了一天,肚子有多大?能装多少?该上的菜早都上完了,两个丫鬟在楼下等着给热酒的。 这说明桌子上的菜吃的全是剩下的,甚至都是个碟子底了,肉菜早都凉了。武松如果吃肉,会损害形象。再说也不饿。但酒就不一样了,为啥不一样,喝酒的都知道。 武松出行的时候,施恩送了他两只熟鹅,路上吃光了,但没有喝水。他吃完两只熟鹅,在飞云浦杀了四个杀手,来到张督监家的鸳鸯楼上,差不多四个小时,来回走了十来里路。说明肚子还不饿。喝酒不吃肉正好说明肚子不饿,只是口渴。当然武松也爱喝酒。 如果原著里写成武松吃肉又喝酒,很不合理,第一,损害武松英雄形象,人家又不是乞丐,吃人剩菜剩饭。吃了一天,肯定所剩无几。第二,吃肉又喝酒,说明武松很饿,那两只熟鹅吃了一会就饿?即便是好汉也不能太夸张太离谱吧! 补充一下,原文的后面也没有写武松吃鸳鸯楼桌子上的肉。专家们读书不细心,忽悠普通读者的吧!
《水浒传》的专家们解读张督监血溅鸳鸯楼的时候不细心。专家说:“他杀死三人后,仿佛
史文故事说
2024-09-30 23:57:2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