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坏毛病,先把孩子当个正常人
奔跑的静妞呐
2024-07-30 23:41:02
发现自己和周围妈妈一个通病,
不会和孩子正常说话。
看到儿子做了一半作业就跑了,
脑子里开始想沟通技巧,压住火气,
“宝儿,怎么写了一半走了呢,你自己会回来写的哈”
·
结果是,人家压根不搭理你。
再往后就是催、吼、大喊大叫,
把火气逼出来,
绕了一大圈问题也没处理得了。
·
反思自己不会好好说话的原因,
不会做父母的时候被“无条件的爱”洗脑了,
不会分场合、不懂得进退,
现在终于明白一个事实,
得先把孩子当个人,一个正常人去沟通,
这其实也是对孩子最核心的尊重。
·
[打卡R][一R]看到问题直接说;
·
假如孩子的字写的不符合要求,
我们是说“写好了奖励你”,
“再写这么难看就给我出去”
有用,
还是直接说“把横改平了,字再大一点”效果好呢?
·
我试了朋友们,
直接说要求好一点。
用奖励的办法只能奏效一次两次,
因为孩子觉得不拿奖励也行,偷懒一会更舒服。
批评威胁也只能奏效三四次,
而且会积累双方的怨气,
最后要爆发一次,
非常损伤精气神。
·
为啥要绕弯呢?
正常人不就应该直接说要求吗,
这才是有效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
[打卡R][二R]只根据事实鼓励;
·
流行吹“彩虹屁”的时候,
随便走在街上就能听到妈妈们表演式的夸赞,
哎呀宝贝,你太棒了,
想起来有点起鸡皮疙瘩。
到我儿子这么大的时候,
我们再这么说,
他们会觉得很不舒服。
·
给孩子过多的夸赞会有两个不好的结果,
第一是建立一个虚浮的自我,目中无人;
第二是经不起别人的一点点批评,受挫能力很弱。
我们是要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是长期正常的回馈,
答案一目了然。
·
看到字写的认真,做题正确率高的时候,
就说字写的认真,今天注意力可以,不要吝啬。
正常发挥,不在进步范围内的行为,
就不要夸了,
真诚的夸赞才是建立孩子自信人格的重要部分。
·
[打卡R][三R]不唠叨不发泄
·
我们平时不满意的时候压着火不说,
动不动夸赞一番,
其实内心是对孩子有个隐形期待的,
我都这样对你了,
该表现的好一点了吧?
结果不好的时候,
失望无处发泄,
就变成了说教式唠叨或者无端指责。
·
这也是不把孩子当正常人的表现,
一直唠叨下去,
我们说的话含金量会越来越小,
孩子会越来越在心里轻视我们,
沟通起来就越来越难。
·
如果能做到平时不满意直说,
适度夸奖、适度批评,
把孩子当个有血有肉的人,
不是靠书本、教育博主的规章去沟通的人,
可能都到不了需要唠叨的地步,
可以试一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