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男子工作不到一个月就离职,后因拿不到工资且还被老板挑衅、辱骂。一气之下,在办公室砍了老板数十刀,并造成老板重伤二级后果。案发后,家属赔偿39万元获得了谅解。男子及其辩护人认为,老板故意拖欠工资在先,且只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法院认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这是为什么呢?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22岁男子张某跟着老乡从老家到当地找工作。可张某只有初中文化,工作很不好找。
后因带出来的钱用得差不多了,张某就只能到一家老乡之前吃过亏的工厂工作。
这家工厂的老板名叫焦某,虽然入职前张某就听老乡说,焦某很难搞。
但张某觉得只要自己吃点亏、忍一下可能就过去了。毕竟只有初中文化的张某,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但张某还是低估了焦某。最终,工作未满一个月试用期张某就主动辞职。可谁曾想,焦某却说,如果现在辞职,工资就不给了,必须要等他招到人先。
因知道焦某很难招到人,张某不同意。之后,双方多次发生争执。因付出劳动却迟迟拿不到工资,且张某手上已经没钱了,其又多次通过微信讨要工资。
但焦某说什么都不愿意给。事发前,张某威胁、警告焦某说“再不给我工资,那我们就一起死!”
可焦某以为张某只是吓唬自己,根本就没当一回事。
事发当天中午13时许,张某越想越生气,于是在超市买了一把刀藏在身上,并来到工厂焦某的办公室。
见到焦某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子上后,张某先是质问了一句,后就直接持刀砍向焦某的后颈部。
焦某的反应也快,被砍后立即用双手护头,并向张某求饶,但张某此时已经听不进去,并继续持刀乱砍直到焦某趴在地上,其认为焦某快不行了才停下。
后经鉴定,焦某总共被砍数十刀、身体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民警确认张某作案过程持续近10分钟。
案发后,家属为了让张某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筹集了39万元赔偿焦某的经济损失,并获得谅解。
虽然张某没有造成焦某死亡后果,且还获得了谅解,但检察院仍然认为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但张某认为:
第一,焦某故意拖欠工资存在重大过错,也是引发本案的主要原因;且其主观上无杀害焦某的意图。
第二,焦某不仅故意拖欠工资,还挑衅辱骂张某。张某是一时冲动才砍向焦某手部的,后因有血迹溅到眼镜上阻碍了视线,才导致误砍到头部和后颈的。
因此,其行为应评价为故意伤害罪。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重伤的,处3-10年有期徒刑。
张某的辩护人认为:
其一,张某完全有时间和机会杀死焦某,但其最终还是停止继续伤害。故其主观上并不追求焦某死亡。
其二,张某明知在场人员已经报警,但其仍留在现场等候民警处理,归案后又供认犯罪事实,系自首。
那么法院会怎么判呢?
首先,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是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杀人之故意、客观行为上是否追求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
主观故意,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而客观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是否伤害被害人身体要害部位、是否持续伤害被害人身体、是否持尖锐利器作案的等。
说具体一点,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即必须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此罪。而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即只要行为人实施足以造成他人死亡后果行为,哪怕只是造成轻微伤后果,也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只是未造成死亡,会以犯罪未遂从轻处罚。
具体到本案中,张某作案前已经发信息和焦某说“一起死”、且还是提前购买作案工具的,即其主观上已经存在杀人之故意;另外,张某持刀连续砍向不停求饶的焦某后颈等身体多个部位数十刀,且持续砍了近10分钟,因此,从客观上讲,张某也是追求焦某死亡结果发生的,故其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刑法第232条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10年有期徒刑。
其次,根据刑法第23条规定,张某在犯罪过程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犯罪未能得逞,是犯罪未遂,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
注意!法院说的是减轻处罚、并非是从轻。这一点极其重要!即张某因有减轻情节,可以不用在10年以上量刑。而应当是在3-10年考虑其具体量刑。
最后,张某在公司三楼办公室作案后逃往楼顶,民警接到报警并赶到现场处置后,是对整栋楼进行搜寻并在七楼楼顶抓获欲跳楼的张某,故其主观上并没有主动投案的意思、客观上也没有逃跑的可能性。
因此,本案不能认定张某系自首,但其系初犯,积极赔偿焦某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
综上,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张某有期徒刑9年。一审宣判后,张某不服提出上诉。
但二审法院支持一审观点,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也就是说,张某为了不到一个月的工资,结果却因一时冲动付出9年有期徒刑、39万元的代价!真是得不偿失!这就是冲动的代价!大家要引以为戒!
土 wei
唐山打人案怎么不是故意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