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未来不拖后腿,先搞定作文
奔跑的静妞呐
2024-07-09 00:06:45
语文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作文,
能写好文章的人,
也能阅读好,
基础知识不会差,
语文就不会拖后腿。
.
我记得我小时候的语文老师(现在回忆水平够高),
曾经传授过这三个写好文章的小妙招,
分享给大家
(我现在以码字为某生技能,亲证有效)
.
1.开头不要四平八稳,要有细节能抓人;
·
比如写一个人物,
主要想突出他的执着认真,
写“我有一个好朋友某某某,他是一个执着认真的人”
不如“一个平常的课间,同桌突然大叫“啊——”,“我终于做对了”。吓我一跳,我说刚才跟她说话不理我,原来她完全沉浸在一道题目里了。”
然后提出主题。
这样更能吸引读者和考官的注意,
更容易安排后面的布局,
文章就会与众不同。
·
这个其实不难。
就当写的文章是一部电影,
你要截取一个场景到开头,
用动词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这个场景表达出来。
议论文也可以参考这个办法引出论点。
·
2.论据单用名人名言,不如加上名人故事;
·
现在孩子们都在背诵名人名言作为论据,
用在议论文里已经是基础写法了,
但是分数不一定拿的高,
因为大家普遍都在用,
就没有新意了。
·
加上名人的趣味故事,
再把他的名言拿出来运用就好了。
比如你想证明“人要有所作为必能受别人难忍受的屈辱”,
说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等等”,
不如把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讲出来。
·
这里就要求孩子们经常看历史故事,
才能有效积累。
如果时间不多可以选择我给儿子选的这种,
专项积累历史人物故事的书《朝代大观》。
把有名的历史人物的标签化,
故事有趣化,
孩子爱读,
就能有效积累。
·
3.平时多练习积累高级的写作手法。
·
四平八稳的把文章写完,
不如了解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
像“以小见大”、“留白”、“驳论”、“类比”等等。
这些手法用出来往往有“四连拨千斤”的效果。
·
比如写妈妈的爱,
“妈妈给了我世界山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不如“大地山川有来自母亲河的滋养,南飞的燕儿有燕妈妈护其周全,我也有,来自妈妈无私细致的爱,滋养我一直成长。”
这些孩子上来不会用很正常,
需要平时积累。
·
在我说的《朝代大观》里就有。
了解完历史人物,
再读趣味故事,
最后收获成语解析或者写作方法,
等于把咱们想给孩子记住的素材和方法,
提炼概括了,
真正做到精准积累,
精准阅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