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份普通人月收入数据可知,人类不仅擅长将事物分三六九等,还喜欢将同类分高低贵贱

邹狂 2024-02-23 18:22:45

从这份普通人月收入数据可知,人类不仅擅长将事物分三六九等,还喜欢将同类分高低贵贱。 如果这份普通国人月收入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就以我身边人为例子,看看从微观个体层面验证普通人以月收入为划分依据的层级分布是否合理。 首先是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底层人”,对应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以下的人群,即“流无”阶级、“工贵”,以及真正的“无阶”。 我身边只有我奶奶是属于这5.46亿人的一员,平均月低保金只有200多块钱,好在我大伯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每个月给2000块钱伙食费,而对应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说明数据是确凿真实的。 其次是第五级到第八级的“中产”群体,对应平均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人群。 我以前的同学和如今的同事朋友基本上就是在3000-5000元左右徘徊,属于那1.56亿人的一员,而他们普遍从学校出来社会当“社畜”已有三到四年的时间,刚开始实习时工资收入普遍就在第七级,即2000-3000元的区间,又属于2.03亿人的一员。 再来是第九级到第十一级的准布尔乔亚群体,对应平均月收入在20000元左右的人群,数量还不到9000万人。 如果只算基本职工薪资的话,我是排在第八级的,但如果算上自媒体兼职的收入,我大多数时候可以处在第十级的位置。 而我身边能够月入过万的人基本上都不是靠普通打工得来的,而是作为个体工商户或具有经营许可性质的摊贩,通过做生意赚来的,他们普遍都在第十级或第十一级以上,虽然只占全国人数的700万,但他们赚的钱其实也能作为处在其他级别的家庭成员用于大类支出的原始资金积累。 综上所述,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份数据就是真实的。当然了,每个人的社交圈子都不一样,可能会得出各式各样或千篇一律的答案也说不定,所以我给出的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事实依据的判断。 #成年人的收入# #谈谈你的收入# #你的收入满意吗#

0 阅读:24
邹狂

邹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