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获得公式
寄琴聊职场
2023-10-12 08:28:02
( Background ):
(图: 为我读完《松弛感》这本书的结构化梳理)
(文: 为我读后对自我过去经历的感受与随想)
1️⃣我一直以为松弛感是一种感受问题。
可是看了《松弛感》这本书,
才发现它是一个能力问题。
而且是一种可以被结构化、细分化、公式化的能力。
2️⃣以前上班上到惊恐发作的时候,
所有的快乐仿佛都消失了,
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焦虑不安和无意义感。
现在才知道一个人的状态
是由内心的三种评价相交而成的,
我对外界环境的高压、不稳定的担忧,
我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与匮乏感,
我对自身行动的无意义感,
这三种评价交织,
组成了我对那时生活的全部感受:焦虑。
「松弛」变成了我渴望又够不着的奢侈品。
3️⃣如果说焦虑感 = 不确定性X无力感
那么松弛感就源自「心里有底」。
想拥有短暂的松弛,的确可以自欺欺人,
但要拥有长期的松弛,得需要具备某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看得透的能力」、
「有办法的能力」和「能喜欢的能力」。
4️⃣在那个焦灼的时期,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从一片迷茫中看清选择,
现在我才知道想要「看得透」,
得学会看本质、看因果、看框架和看定位,
还要会判断事实、判断感受、判断价值、判断好坏。
5️⃣在那个焦虑的时期,
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办法」,
现在我才知道要回望来路,展望去路——
就是知道为什么发生、不解决会如何,
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图谱。
还要会区分哪些是自己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
不再过分关注他人,从自己能影响的小事开始做起。
6️⃣那时,我更不知道怎么才能给工作赋予乐趣,
谁让我从工作中找快乐,我觉得他在放屁。
而现在,工作真的能让我感受到快乐。
并不是因为我学会了挖掘乐趣、学会了赋予意义,
而是我更加了解自己。
7️⃣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
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擅长。
我学会了,在焦虑的时候,什么都不做,
“不要先看困难,先看看自己”,
先看到虚假的自己,再创造可能的自己,
最后成为真实的自己。
8️⃣走旧路,永远到不了新地方。
松弛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愿你也拥有松弛的能力,
成为一个有办法的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