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就业怎么样?1500岗专场招聘,720人先锁定意向

不少家长和考生心里总藏着个顾虑:读职业技术大学,是不是真的只能“混个学历”?毕业找工作时,会不会被用人单位“另眼相看”?

不少家长和考生心里总藏着个顾虑:读职业技术大学,是不是真的只能“混个学历”?毕业找工作时,会不会被用人单位“另眼相看”?尤其面对“职业本科”这个相对新鲜的选项,很多人更是举棋不定,怕自己花了时间去读,最后却落得“就业难、薪资低”的结局。

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用二十多年的办学实践,把这些担忧变成了“多余”,它不仅打破了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更用实打实的就业成果,给考生和家长交上了一份安心的答卷。

深职大的就业底气,从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把“产业需求”刻进了办学的每一个环节。早在多年前,该校就跟华为、比亚迪、大疆这些深圳本土的龙头企业绑在一起,共建18所特色产业学院,从课程设置到实习实训,都照着企业的“真实岗位需求”。

哪怕是针对应届生的单次招聘会,深职大也能拿出“硬实力”:2025年10月22日,深职大联合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办的“专精特新·星耀未来”招聘会,一下子来了51家企业,其中12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带来的1500个岗位里,既有适合专科生的技术支持岗,也有面向硕士、博士的算法工程师岗。

在此次的招聘会上,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些企业薪资普遍在6000-8000元,像倍轻松这样的上市公司,部分岗位月薪直接过万。最终这场招聘会收了2398份简历,729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这样的“命中率”,比不少普通本科院校的专场招聘还要亮眼。

更让家长放心的是,深职大从不是“临毕业才急着帮学生找工作”,而是从新生入学起,就帮他们把“职业路”铺稳。就像前不久落幕的“青春启航,职引未来”第七届大学生生涯体验周,深职大特意把活动办在三大校区,让刚入学的2025级新生就能沉浸式接触职业规划。没有枯燥的理论课,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兴趣拼拼乐”“寻找职业坐标”这些互动环节,还融入了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人职匹配等专业方法。

电信学院的学生在“胜任力定向挑战赛”里,能清楚知道自己离目标岗位还差哪些能力;建工学院的学生通过“价值观天平”,能明白自己更看重工作里的成长空间还是稳定保障……这种“早启蒙、早规划”的思路,比等到毕业才慌慌张张投简历,显然更能帮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而且活动结束后,该校还为学生继续推进“读一本生涯书、听一次职规讲座、做一次人物访谈”等的“五个一”计划,把职业教育变成一场“持久战”,而不是“突击战”。

其实仔细看深职大的这些做法,不难发现它的核心逻辑:职业教育是一个“精准对接需求”的赛道。家长担心的“就业差”,在这里被产教融合的模式打破;考生顾虑的“没前途”,在这里被从新生到毕业的全链条服务化解。

729份初步就业意向、远超行业均值的薪资、企业抢着要的技术人才,这些数据都在说明:选择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这样的职业本科,等于选对了一条能把技术变成竞争力、把兴趣变成职业的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