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撤退就是失败?历史上2次大撤退: 一次救了中国,一次救了世界

一提到“撤退”两个字,很多人脑海里是不是马上浮现出败退、狼狈、认输这些画面?今天要讲的两个故事,绝对会颠覆你的认知。历史

一提到“撤退”两个字,很多人脑海里是不是马上浮现出败退、狼狈、认输这些画面?今天要讲的两个故事,绝对会颠覆你的认知。

历史上这两场著名的撤退,一次为中华民族保住了复兴的火种,救了中国。一次改变了整个二战格局,可谓救了世界。它们就是中国的红军长征和欧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一、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东方史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江西瑞金,开始了那场闻名世界的战略大转移。

表面上看,这是反“围剿”失利后的无奈之举。八万多人离开根据地,一路被围追堵截,到达陕北时只剩不到三万人,损失惨重。

但如果你只看到这些,就太小看这场行军的内涵了。

首先,长征是一次伟大的生存奇迹。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在绝对劣势中硬是杀出了一条生路。这期间召开的遵义会议,更确立了教员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更重要的是,长征成了“宣传队”和“播种机”。红军途经大半个中国,让亿万民众第一次知道了这支为人民而战的队伍。虽然兵力减少了,但影响力却呈几何级数增长。

正如教员总结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场看似被迫的撤退,实际上是一次成功的战略大机动,为日后夺取全国胜利保存了最珍贵的核心力量。

二、敦刻尔克大撤退:扭转二战命运的九天

再把目光转向1940年的欧洲。德国闪击西欧,英法联军一败涂地,四十万大军被压缩在法国敦刻尔克海滩,背后是大海,面前是德军坦克,堪称绝境。

然而,就在5月26日至6月4日这短短九天里,奇迹发生了。英国动员所有能浮在水上的东西——从驱逐舰到小渔船,硬是从德军炮火下撤出了33.8万人。

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光彩的胜利:所有重装备全部丢弃,士兵们空手逃回英国。丘吉尔却在国会坦言:“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这次撤退中包含着胜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英国保住了最珍贵的资产——经验丰富的军人。这些撤回的将士成为了日后反攻的骨干。如果没有敦刻尔克,不列颠空战的飞行员从哪里来?诺曼底登陆的指挥官从哪里来?

更重要的是,这次撤退鼓舞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斗志。它向希特勒证明,英国绝不会轻易屈服。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德军在敦刻尔克赢得了一场战役,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撤退”这个词时,别再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失败。这两场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命运的撤退告诉我们:判断一次军事行动的价值,不能只看当下得失,而要放在更长远的历史维度中审视。

有时候,后退不是懦弱,而是智慧;转移不是失败,而是为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完成那决定性的反击。这或许就是这两场伟大撤退留给后世最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