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地外文明,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火星,但邻居金星也曾因“史前文明遗迹”的说法,引发过科学界的热议。
1988年,苏联宇宙物理学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提出一个重磅观点:和火星上的“人面石”类似,金星上也可能存在疑似文明留下的痕迹。这一说法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被浓厚云层完全包裹的金星,真的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吗?
一年后的1989年1月,另一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诃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科学研讨会上,披露了更具体的发现:苏联发射的探测器穿过金星大气层时,通过雷达扫描捕捉到了约2万座“城市遗迹”的信号。
起初,科学家们怀疑这是大气干扰造成的幻象,或是探测器仪器出现故障。但经过反复分析确认,这些痕迹并非偶然——它们更像是某种已绝迹的智能生物留下的文明遗址。里宾契诃夫博士当时也感慨:“如果能知道这些遍布金星表面的城市是谁建造的,或许就能解开一段伟大文化的谜团。”
后来,美国探测器传回的照片也印证了类似现象:这2万座“遗迹”的建筑形态高度统一,大多是“三角锥”状的金字塔结构。研究者推测,这类建筑设计有明显优势——白天能抵御金星的极端高温,夜晚可隔绝严寒,就连强烈的风暴也无法对其造成破坏,而且所有建筑都没有门窗,可能通过地下通道进出。
结合这些发现,有科学家提出猜想:800万年前的金星,或许和现在的地球一样,处于适合生命生存的演化阶段,甚至孕育出了智能文明。但后来金星的大气成分发生剧变,二氧化碳占比飙升,引发了极端的温室效应——大量水分蒸发或流失,生态环境彻底崩溃,最终导致所有生物灭绝,只留下这些遍布地表的城市废墟。
不过直到今天,关于金星“文明遗迹”的争议仍未停止。这些雷达信号和照片痕迹,是否真的是智能生物的杰作?金星的过去是否真的存在过繁荣的文明?这些隐藏在浓厚云层下的秘密,还等着未来的探测任务去逐一揭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