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几天前,一位秃顶、略显肥胖的中年男人,手提行李箱,正行色匆匆地赶往上海机场。他此行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出关。去哪都行,港澳也好,美国、加拿大也罢,只要能离开内地。
他走得如此匆忙,大概率是预感时间不多了——不久前,他的财务、秘书等一批公司高管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正处于取保候审状态。再不走,可能就真走不掉了。
就在他等待登机时,几名办案人员找上来,确认他就是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后,将他带离机场,从此失联。
不久前,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确认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徐晰人正式被刑事拘留,罪名是职务侵占。若成立,他将面临最高无期徒刑的判决。
其实,自从去年12月,徐晰人以1元的代价收购了北大医药价值8.6亿元的股权后,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就没断过,有人说此举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和“内幕交易”。
面对质疑,徐晰人并未手软,迅速“清理”了公司老员工。他不仅一人兼任董事长和总裁,核心岗位也全换上了“自己人”。
然而,快速集权并未扭转局面。北大医药的营收仍难掩颓势,三季度同比下滑47%,内部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今年6月,一百多名对住房分配和退休待遇不满的老员工,“围堵”了北大医药办公地,导致公司一度无法正常运转。
如今徐晰人被刑拘,坐实了外界的质疑。但仔细梳理公开资料后,我们发现,这位“资本大鳄”的背后,似乎还藏着另一只“大鳄”。

据多家媒体描述,徐晰人在收购北大医药之前,在金融圈并不知名,很难将他与收购一家上市药企联系在一起。
要理解这背后的关节,得从他的老家浙江台州说起。现年45岁的徐晰人,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渣打银行,担任营业部主任,负责浙江业务,由此积累了一批浙江商界人脉。
2006年,27岁的徐晰人离开银行,创立“新优势”产业集团,先后投资了三四十家企业,但几乎都与医药无关。
直到去年,他突然在杭州成立一家名为“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公司”的企业,才与医药行业产生联系。该公司有两个股东:他自己持股20%,“中贝九洲”持股80%。
“中贝九洲”在台州鼎鼎大名。控制人花轩德和花莉蓉父女,曾包揽“台州首富”与“台州女首富”。其家族财富主要来自上市公司“九洲药业”,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成长起来的药企。

公开资料显示,徐晰人与花家首次交集是在2016年,九洲药业投资了新优势产业集团。之后,双方又共同投资过多家企业。
得到九洲药业的支持,或许是理解“新优势”能以1元买下北大医药8.6亿元股权的关键。
当时的北大医药,正处于“去北大化”的阵痛期。其前身为西南制药,2003年被北大下属的方正集团收购,挂上“北大”招牌。这块牌子对北大医药至关重要——凭借北大国际医院的大额订单,公司过了不少年“好日子”。
直到2023年,平安集团控股了重组后的方正集团,北大医药也被划归平安旗下。既然不再属于北大体系,继续使用“北大”品牌已不合适。于是北大方面要求其“去北大化”,北大国际医院也停止定向采购,改为招标制。
遭遇品牌与大客户“双杀”,北大医药再次被摆上交易桌。就在此时,原本“自身实力一般”的徐晰人,带着新成立的“国际商业管理公司”进入视野,以1元拿下北大医药22%的股权,价值8.6亿元。
按理说,“中贝九洲”作为持股80%的大股东,应分得其中6.8亿元股份。但收购完成仅两个月,“中贝九洲”就退出公司,徐晰人成为100%持股股东——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原因?

随着徐晰人被刑拘,“大鳄”背后是否还有“巨鳄”?价值8.6亿元的股份为何会被以1元卖掉?“新优势”为何会突然投资医药?这些疑问终将被揭开。
作者:9527
参考资料:
《神秘“浙商”接手、平安系退出 北大医药将失去“北大”标签》每日经济新闻
《“1元”入主后麻烦不断,浙商徐晰人能否为北大医药找到新路?》达摩财经
《浙江台州“女首富”家族的绝密往事?》知乎
《九洲药业家族生意的隐忧》生物探索
《北大医药实控人徐晰人被刑拘,入主上市公司背后隐现浙江富豪》经济观察网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野马财经
《北大医药新实控人涉嫌职务侵占被拘,多人涉案》财新
花轩德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