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美谈判前夕,特朗普变卦,不再提访华,反手要废中国第四张王牌

前一阵子,“特朗普将访华”冲上热搜,美国媒体也不断放风,说特朗普可能要访问中国,气氛都烘托到位了,如今这个话题突然没有声

前一阵子,“特朗普将访华”冲上热搜,美国媒体也不断放风,说特朗普可能要访问中国,气氛都烘托到位了,如今这个话题突然没有声音了,而特朗普本人,打算在韩国和中方见面。

为什么要选择在第三国和中国会晤

其实特朗普访华这个话题,早在7月份就被爆料过,当时中国正在筹备九三阅兵和上合峰会等活动,美国媒体就爆料说特朗普收到了中方邀请,但特朗普拒绝了。

其实原因不言自明,当时中美关税大战如火如荼,特朗普这样一个好面子的人肯定不会来,那么如今在中国多项反制的情况下,特朗普依然不来,显然特朗普还是放不开面子。

不过这也正常,特朗普向来把“输赢”挂在嘴边,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让他以“客人”身份访华,显然戳中了他的面子软肋。

要是特朗普真的来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那从迎接仪式到谈判氛围,都得遵循外交惯例的“待客之道”,这种场景会天然给外界传递出“中美平等对话”的信号。但在韩国见面就不一样了,韩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无论是场地安排还是舆论环境,都更贴近美国的预期。

特朗普这招其实就是想规避“访华”的外交内涵,用第三国的“主场优势幻觉”给自己打气,试图在心理上先拿捏住主动权。不得不说,这老头在算计“面子工程”上,确实比一般政客精明得多。

可笑的是,如今中方反制措施的效果已逐步显现:稀土管制让美国军工企业“无米下锅”。那就不得不说咱们的王牌了。

特朗普他突然抛出了一个全新的焦点——核议题

他说要在和中国高层的谈话中,达成恢复大豆贸易、限制核武器,以及俄乌停战等共识。这就很奇怪了,大豆贸易是中美博弈的老话题,俄乌问题算地缘政治热点,可把“限制中国核武器”和这俩绑在一起,未免也太牵强了。

坦言说,这些年外界总在盘点中国的“反制王牌”,稀土的战略价值、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医药化工的产业优势,这三张牌确实在中美博弈中发挥过关键作用。但真正能让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站稳脚跟、敢对霸权说“不”的,其实是第四张牌——可靠的战略核威慑力量。

这张牌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关键时刻划出底线,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举妄动。或许在美国看来,美国农民盼着的大豆订单,中国也通过巴西、阿根廷等国补上了缺口。手里的牌快打光了,特朗普只能另辟蹊径,想从最敏感的安全领域撕开缺口。

更关键的是,西方近期一直在炒作“中国扩核”的话题,这给了特朗普借题发挥的机会。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刚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核弹头存量已达到600枚以上,一年内增长约100枚,同时还在推进陆、海、空基核力量的全面现代化。他们就觉得能削弱我们的战略威慑能力,为自己在其他领域的博弈中争取优势。

中国的东风导弹不会答应

想靠一张“核议题”牌拿捏中国,其实是打错了算盘。中国的核力量规模,根本不存在“被限制”的道理。退一步讲,即便不谈数量,中国核力量的技术实力也早已今非昔比,

今年九三阅兵上集中亮相的装备,已经把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成熟度摆到了明面上,其中陆基的“东风-61”导弹更是震慑全球。

美国国内现在是什么状况?国会僵持、政府停摆、国债突破38万亿美元,财政紧张到一度陷入“现金流危机”。

说白了,他深知在稀土、供应链这些实议题上占不到便宜,索性抛出核议题这种高敏感度话题,试图用“安全焦虑”逼中国在贸易上让步。但他也忘了,稀土可以谈配额,贸易可以谈关税,但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威慑力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

美国想靠“霸权逻辑”左右他国安全决策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谈判桌上的话语权,终究要靠桌下的实力说话,这一点,无论换多少任美国领导人,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