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贸易战
稀土打的不是贸易战,是争取未来的时间差!
不少人把稀土管控解读为中美贸易战的“反击牌”,其实并没有看透中国的真正布局:稀土不是用来“掐死”谁的工具,而是为国家发展争取关键时间的战略缓冲,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贸易优势,而是5到10年的黄金窗口期。对中国而言,...
中美关税大战的最终结果。中美关税大战不管打多长时间,迟早有一天会结束,但最终只有
中美关税大战的最终结果。中美关税大战不管打多长时间,迟早有一天会结束,但最终只有三种结果:1·中美两败俱伤;2·中国惨胜,但中美双方损失均较大;3·美国国内反对中美关税大战的声势太强大,美国为了平息国内矛盾,主动向中国求和,中国借坡下驴,中美两国贸易恢复正常。特朗普希望的是第4种结果,美国想通过关税大战,彻底打败中国,这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全世界人民都认为中美关税大战,美国绝对不可能取胜。先说第一种,两国两败俱伤。这是最现实的路子,因为贸易这东西,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硬来只会两败俱伤。拿数据来说,2018年那轮关税战,美国消费者直接多掏了上百亿刀,家庭平均每年多花近1300美元买进口货。2025年这回更狠,特朗普的10%基准关税一落地,就推高了通胀,美国零售商得调整价格,超市里中国产的家具、电子产品啥的,标签一换,消费者直呼吃不消。中国这边呢,出口企业订单掉一大截,工厂开工不足,失业压力上来。全球来看,供应链断裂,越南、墨西哥这些转口地忙不过来,港口堆满集装箱。经济学家算过账,如果高关税持续几年,美国GDP得缩水0.5%以上,中国出口增速也得慢下来。想想看,美国农场主的大豆卖不出去,堆在仓库发霉;中国制造商的零部件运不进,生产线空转。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俩边都得咽下苦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几年就警告过,贸易战没赢家,只会拖累全球增长。2025年这波升级,亚洲股市先跌,欧洲美国跟着晃荡,证明这伤口是双向的。第二种可能,中国惨胜,但损失两边都大。这听起来有点偏向中国,可现实里头,中国经济体量大,内需市场足,韧性比美国强点。特朗普的关税是想掐中国脖子,可中国反手就对美国鸡肉、小麦、玉米加15%税,高粱、大豆、猪肉这些农产品的税率更高。结果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叫苦连天,出口顺差没了,补贴都补不过来。中国这边,虽然出口受阻,但赶紧转战东南亚、欧洲,拉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2025年上半年,日内瓦那场临时协议就把税率从高点降下来,美国对华关税落到30%,中国对美降到10%,这算是个喘息。分析说,中国能惨胜,是因为制造业链条完整,美国脱钩成本更高。美方企业像苹果、耐克,早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关税一加,成本转嫁消费者,利润薄了。全球观点里头,经济学家多认为,美国贸易逆差根子在国内消费多、储蓄少,加关税治标不治本。中国呢,损失是有的,中小企业倒闭一批,但整体出口多元化,2024年对东盟贸易顺差就破纪录。惨胜的意思就是,中国扛住了,但付出的代价不小,俩边经济都得几年缓过来。这路子概率不低,因为中国有政策空间,美国国会里头民主党共和党都开始质疑关税的长期效果。第三种,美国国内反对声太大,政府为了稳住阵脚,主动找中国谈和,中国给个台阶下,贸易逐步正常化。这条路最接地气,因为美国内部矛盾本来就多。锈带州工人失业,农场主游说国会,制造商抱怨成本涨,企业巨头像沃尔玛、通用电气,早嚷嚷要取消关税。2025年这波,特朗普一威胁100%关税,华尔街就慌了,高盛报告说,美国消费者得扛55%的成本,通胀再起,美联储加息都难压住。国会山那边,议员们辩论不休,农场游说团排队递请愿书。历史上看,2019年第一阶段协议就是这么来的,美国大选年压力大,特朗普得顾票仓。眼下到10月,法兰克福会晤在即,预计讨论延长90天休战期,这信号就是缓和。商务部回应也说,打可以奉陪,谈大门敞开,但得美方拿出诚意。中国这边,借坡下驴,强调维护磋商成果,不会无限加码。全球媒体像BBC、纽约时报都分析,这条路可能性最大,因为美国经济扛不住持久战,盟友如欧盟、日本也劝特朗普别瞎折腾。贸易恢复正常,不是零关税,但至少不升级,货物流通顺了,物价稳住,大家日子好过点。特朗普盼的第四种,美国通过关税彻底打趴中国,这想法从他第一任期就没变过。他总说贸易逆差是别人占便宜,得用高墙挡住。可这纯属一厢情愿,全球人民谁信美国能取胜?供应链全球化,中国是世界工厂,美国企业离不开。2025年关税战升级,特朗普签令时顾问围着,可执行起来,港口费用新政一出,进口中国货成本更高,企业直接减单。维基百科上记着,2024年竞选他喊60%关税,2025年真干了,结果市场反弹,欧洲股市分化。专家说,美国霸权在衰,盟友离心,单干只会自伤。想想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国,对中国顺差大,对美小,他们更靠中国市场。特朗普的威胁听着吓人,实际是极限施压,谈判筹码罢了。全世界经济报告都指出,美国赢不了,因为脱钩等于自断臂膀,中国有备胎市场,美国消费者先疼。
加拿大省长急了!求中国“高抬贵手”,这招“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戏码该收场了!
加拿大省长急了!求中国“高抬贵手”,这招“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戏码该收场了!最近加拿大政坛炸开了锅!马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省长联名给加拿大总理卡尼写信,“跪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100%关税,还明明白白说要拿取消油菜籽关税当交换条件。这两位省长在信里叫苦连天,说这场贸易战把加拿大西部折腾得够呛,尤其是萨斯喀彻温省8月份对华油菜籽出口直接暴跌76%,简直要了当地农业的命。说白了,加拿大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他们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下黑手,结果中国反手就对加拿大油菜籽启动反倾销调查。要知道,中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最大的买家,2024年两国油菜籽贸易额高达260亿人民币,现在倒好,中粮集团直接转向澳大利亚采购,首批5万吨油菜籽已经在路上,澳大利亚甚至可能取代加拿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油菜籽进口来源国。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加拿大先捅了中国一刀,结果自己肚子上被回砍了三刀,疼得加拿大嗷嗷叫。更可笑的是,加拿大的关税政策根本没起到保护本土产业的作用。中国电动汽车凭借技术优势和价格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上照样卖得风生水起。2025年1-8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同比暴增53.21%,连欧盟加征35.3%的反补贴关税都拦不住,欧洲市场份额从2.7%直接涨到5.1%,比亚迪更是在欧洲卖得比特斯拉还火。反观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本国车企零部件采购成本飙升,消费者买车要多花20%的钱,特斯拉甚至趁机把部分车型价格提高了22%,逼着消费者抢购关税前的库存车。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这场贸易战还严重破坏了加拿大的国际形象。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早就明确指出,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还让加拿大在国际社会上失信于人。我觉得加拿大跟着美国瞎起哄,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战,纯粹是短视行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拿大想要恢复经济,就得放下身段,和中国好好谈合作。毕竟,在全球化时代,对抗只会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共赢。加拿大这场关税闹剧该收场了。靠打压别人来保护自己,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希望加拿大政府能早日清醒过来,别再干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