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再这么下去,手机真要把共享充电宝取代了

1“真乃买充电宝送手机!” 2025年11月24日晚,参加完荣耀500系列发布会后,我通过社交网络发了一条感慨。很多朋友

1

“真乃买充电宝送手机!” 2025年11月24日晚,参加完荣耀500系列发布会后,我通过社交网络发了一条感慨。

很多朋友应该都关注到了荣耀500系列的发布会,这款机型虽不属于荣耀体系的旗舰序列,却搭载了不少旗舰级配置。

2亿像素超大底主摄搭配实用影像组合,再加上AI超清人像、夜景降噪等旗舰级算法赋能,全场景拍摄都很能打。甚者它还支持IP68+IP69K防水认证,防护等级甚至超越了不少旗舰机型。

而它最吸引媒体和用户的核心亮点,还不是以上这些,而在于其在仅7.75毫米的纤薄机身中,居然塞进了8000毫安的超大电池,可不就是“买充电宝送手机”吗?

8000毫安是一个什么概念?

类比iPhone 17,它的电池为3692毫安,还不到荣耀500的一半。iPhone 17 Pro Max电池是4823毫安,也远远没有荣耀500大。

至于国内其他主流品牌的旗舰手机和中档手机,也极少有达到这个惊人的数值的。

按照老朋友刘志刚说的,手机行业继续这样进化下去,共享充电宝行业也要凉了。

2

我觉得志刚的判断很有道理。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共享充电宝的电芯标称容量以5000毫安为主。像街电、怪兽、美团、小电这些常见品牌,主流机型基本都是这个容量,只有倍电等少数品牌有7900毫安时的特殊款。

不过要注意,咱们看到的5000毫安是电芯总储电量,实际能充进手机的是额定容量,通常只有2800到3300毫安左右,这是因为电能传输中会有发热等损耗。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过去1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能蓬勃发展?

很简单,共享充电宝蓬勃的核心逻辑是--绝大多数手机无法实现一天一充的广告宣传效果!

我们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早晨出门前手机满电,不管是坐地铁公交还是开车导航,途中都会消耗电量;在公司上班、外出出差或是逛街时,电量会继续减少;吃饭时打打游戏、看看剧,又会耗掉一部分电。在这种情况下,白天电量已经用了百分之七八十,只剩余二三十的电,晚上如要和别人出去聚餐或者唱K,可不得扫个共享充电宝吗?要不然心里会没有安全感,还会产生电量焦虑。

总之,现在的都市人,大部分人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我迄今为止用了那么多手机(我是重度使用者),还没有哪一款能真正从早晨出发坚持到晚上回来,真正意义上做到发布会宣传中的一天一充,小米也做不到。

但是在未来,一旦真的出现能支持从早到晚重度使用的手机,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存在的核心逻辑就会被打破。

3

现在看来,“未来”这一天很快就要来了。

结合各方面公开的消息来看,荣耀500系列的8000毫安还不是极限,最多在2026年春节前后,荣耀或者别的厂商就会推出10000毫安的手机。

10000毫安,相当于3个共享充电宝的实际可用容量。

是的,一部手机自带的电池,顶上三个街电或者怪兽的充电宝。这个时候,出门没必要带充电宝,更没必要在下午到晚间时刻担忧电量不够用而扫一个共享充电宝。

10000毫安,是手机电池发展里程碑式的节点,就像纯电动车突破1000公里续航一样。前者可以替代充电宝,后者可以替代燃油车。

有了10000毫安电池,对手游玩家而言,《原神》全高画质+60帧设置下,想玩就玩,团战中无需因电量弹窗分心。户外主播在5G网络下高清推流,搭配屏幕最高亮度,覆盖从早到晚的直播场次,中途无需外接电源。

长途自驾时,它可连续十几个小时开启导航并同步播放音乐。专业摄影师用其4K 60帧录制视频,把内存填满时都有电。即便在5G高频切换的高铁上,刷短视频、回复工作消息的混合使用模式下,也能轻松支撑一天一充,彻底告别充电焦虑。

4

想当年,咱们的诺基亚N70和5230系列,只有1000毫安左右的电池。更早之前,手机只有几百毫安电池,且各大手机充电头不兼容,充电难是一个普遍难题。

所以,后来才出现了过渡的万能充神器(00后网友估计没见过万能充)。

再后来,手机电池容量能从2000-4000毫安艰难续命,一路卷到如今8000m毫安成常态,甚至逼近10000毫安的续航怪物,让人不得不感慨科技的进步。

手机电池来到上万毫安,核心就俩关键推手,逻辑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简直如出一辙。

一方面,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机身内部结构越优化,直接给电池腾了块“豪华大平层”。以前机身里各种零件挤得满满当当,3000-4000毫安就顶天了,现在屏幕占比提升零部件集成度变高,多余空间全给电池让路,自然能塞下更大容量的电芯。

另一方面,更狠的是电池技术的内功升级。硅碳负极高镍正极这些新材料扎堆上车,电芯制造工艺和能量密度优化到飞起,就像新能源汽车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的迭代逻辑,哪怕是和过去同等体积的电池,如今的能量密度能直接翻倍,硬生生在相同空间里挤进了远超以往的电量。

今天我们提到的荣耀500,采用高硅含量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硅含量达25%,搭配专属黏结剂解决硅材料体积膨胀问题,能量密度最高达915Wh/L。该电池让荣耀500系列在185g轻薄机身内塞入8000毫安容量,打破大电池必笨重的固有印象。它还适配极端环境,-20℃下可正常通话、播放视频,2%低电量时也能支撑半小时通话或多次扫码。

说白了,手机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续航变久,不是电池凭空变大,而是空间给够了技术开挂了,才让手机续航从一天几充进化到今天这般地步。

5

搭载1万毫安电池的手机出现后,除了3倍于共享充电宝的实际可用电量,针对共享充电宝还有最后一击,那就是反向充电。

是的,8000到1万毫安电池的手机,大概率都有反向充电功能。

荣耀500做了一个实验,这款手机能达到27w的反向充电速度(当然是有线反充)。

这个速度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街电、怪兽等主流品牌的共享充电宝,有线充电功率大多在22W左右,部分投放超过两年的老旧机器,充电功率甚至还停留在10W的“慢充时代”,充一部没电的手机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也就是说,用荣耀500给同伴的手机反向充电,不仅不用额外扫码付费,充电效率还比绝大多数共享充电宝更高。

更关键的是反向充电带来的场景革命。

咱们不妨继续设想几个日常场景:

和朋友聚餐时,对方手机突然提示电量不足10%,以前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谁手机里有共享充电宝的小程序,扫一个过来”,现在只需要掏出自己的1万毫安手机,插上数据线就能直接供电,27W的速度足够对方在吃饭的一小时内充到50%以上,完全能支撑后续的出行需求。

要是在户外露营或者偏远地区,共享充电宝的机柜本就难觅踪迹(我曾经见过一位大聪明,为了给北京较偏远郊区投放共享充电宝,直接把路边杆子当作基座,绑定了一个机柜)。

这时带一部支持反向充电的大电池手机,不仅能保障自己的通讯,还能当应急电源给同行人的手机、蓝牙耳机甚至智能手表充电,这种实用性是固定在机柜里的共享充电宝根本无法比拟的。

写在最后:当然,现阶段共享充电宝还远远不到被取消的地步。因为,这种模式基于其实际使用场景,还有手机彻底断电时的应急启动能力、多人同时充电的供给优势、适配平板相机等多类设备的兼容性以及自带充电线的便捷性等等多重优势。

但是,放在未来十年这个周期来看,共享充电宝就像增程汽车一样,只是一个历史性的过渡产品。

未来,当你的手机既能满足自己一天重度使用的电量需求,又能像一个高效、免费、便携的充电宝一样帮助他人时,谁还会特意去扫码租用共享充电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