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可真是炸开了锅,基辅市军政管理局局长蒂穆尔·特卡琴科紧急发声,说“整个乌克兰都面临导弹威胁”,乌防空系统已经火力全开拦截敌方目标,随后就传来了多起爆炸的消息,防空警报一拉就是近6个小时,市民们在爆炸声和警报声中提心吊胆。最新消息显示,俄军这次出动了75架攻击型无人机,妥妥创下俄乌冲突以来的无人机袭击规模纪录,虽说乌方防空部队够给力,击落了其中74架,但掉落的无人机残骸还是引发了火灾,造成5人受伤,其中就包括一名11岁的小女孩,连托儿所都受了波及,近200栋建筑临时停电,老百姓的日子真是雪上加霜。 其实这事儿看着是突然袭击,实则早有端倪,本质就是一场“拼耐力”的消耗战。乌军之前就警告过,俄军可能会复制去年冬天的老套路,盯着能源设施打,就是想让乌克兰人在寒冬里扛不住,这招确实够狠,但也把战争的残酷本质暴露得一览无余——不管双方打得有多激烈,最后遭罪的永远是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再往深了说,这背后更是大国博弈的缩影,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离不开西方援助的支撑,而俄罗斯则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回应跨境打击,这种你来我往的报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推倒就停不下来,谁都没法轻易收手。更关键的是,现在看得明明白白,不管是先进的无人机还是防空系统,顶多能拦截一时的袭击,根本没法从根上解决问题,反而让双方的仇恨越积越深,民生困境越来越重,陷入恶性循环。 战争从来都是两败俱伤的买卖,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破碎的家园和受伤的心灵,和平才是最该珍惜的底气,毕竟枪响之后,没有一方能全身而退。基辅被袭击 基辅电厂遭打击 基辅安全形势 基辅冲突 基辅空袭 基辅遭最大空袭 基辅轰炸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