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王毅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论警告不一般!中国三个“绝不允许”回应日本挑衅,外交警告持续

王毅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论警告不一般!中国三个“绝不允许”回应日本挑衅,外交警告持续升级! 外交辞令罕见转为严厉行动,中国对日政策正经历从警告到反制的重大转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日前提出三个“绝不允许”:绝不允许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绝不允许外部势力染指中国台湾地区,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这一强硬表态直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的涉台错误言论。 在不到24小时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奉示约见”日本外务事务官船越健裕。两次“奉示”外交行动在外交实践中十分罕见,传递出不容置疑的重大信号。 --- 01 外交交锋:从“奉示召见”到联合国函件 中国对日本的外交警告在11月持续升级,措辞一次比一次强硬,行动一步比一步果断。 “奉示召见”这一特殊外交表述引发广泛关注。所谓“奉示召见”,即“奉指示召见”,在中国的外交体系中极为罕见。 连续两次“奉示”召见和约见日方官员,无疑代表了最严厉的抗议形式。 中国驻日本使馆甚至以中日双语重申“敌国条款”,强调战后国际秩序对日本的限制。 外交行动迅速向多边舞台延伸。11月2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中方在函件中明确指出,“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将坚决行使《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赋予的自卫权,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封信函将作为联合国大会正式文件,向全体会员国散发。 02 经济反制:从旅游预警到水产品禁令 在外交警告不断升级的同时,中国经济反制措施也已精准落地,直击日本痛点。 11月16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教育部同日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2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不能指望一边伤害感情、一边索取利益”。 中方已向日本通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这些反制措施直指日本旅游业和水产品出口这两大关键领域。 有日本经济学家估计,若中国赴日旅游持续遇冷,日本将面临超千亿元的经济损失,GDP下滑0.36%。 03 历史警示:从原子能机构到“敌国条款” 11月21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11月理事会期间,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针对日本“无核三原则”和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等问题阐述中方立场。 李松指出,日本长期制造、储存远超民用核能实际需求的钚材料,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中唯一掌握后处理技术的无核武器国家。 他严厉警告:“对这样的日本,必须严加管束”。 中国驻日使馆还以中日双语重申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引发广泛关注。 这一条款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针对二战中的侵略国家。 中国驻日使馆此举意在提醒日本及其公众,日本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特殊地位和历史责任。 04 战略定力:从精准反制到实力彰显 与2012年“购岛”闹剧后的反制相比,中国此次应对更显成熟。 当年,中日贸易额曾因对抗急剧下滑,双方经济均受冲击。而今,中国反制手段更聚焦、更具针对性,既避免全面对抗的副作用,又让日本切实感受到挑衅的代价。 中国的自信从容来源于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三倍、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福建舰入列与四川舰海试……中国“硬实力”的飞跃,为反制日本提供了坚实后盾。 中国站在了道义与法律的制高点上。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国际法早已明确台湾归属。 高市早苗将台湾问题与日本所谓“存亡危机”挂钩,妄图以“集体自卫权”为武力介入台海铺路,不仅违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更践踏国际法和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 --- 日本对华需要的不是挑衅与赌博,而是对历史的真正反省,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切实回归。 若日本继续在安全领域挑衅,中日经济领域的合作空间必将进一步压缩。 中国三个“绝不允许”回荡在东京上空,中方已做好一切必要准备,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