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上海,大妈拿着两张28年前的定期存款单,去银行取钱,却被告知存单时间太长了,找不

上海,大妈拿着两张28年前的定期存款单,去银行取钱,却被告知存单时间太长了,找不到她的存根,被拒绝取款。大妈:我有存单就证明我存了钱,你们存根找不到了,凭什么不让我取钱?网友:只要存单是真实的,银行就要无条件兑付,找不到存根是你银行内部的事,与储户无关! 事情发生在上周二上午。顾大妈穿着一件旧棉袄,手里攥着一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两张已经泛黄的存单。 存单开具时间为1996年与1997年,金额分别是3000元和3000元,当时利率较高,按期复利计算,如今本息早已累积数万元。 顾大妈向记者回忆说,1990年代,她在纺织厂工作,收入微薄,靠着省吃俭用才存下这几千块钱。 “那时候孩子小,我想着辛苦一点,把钱存起来,将来他们有急事能用上。” 这两张存单她一直保存得很好,层层包了塑料袋,还夹在旧字典里,一直没有遗失。 本以为凭着原始纸质存单取钱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却没想到会被银行以“无法兑付”告知。 顾大妈来到银行柜台,将存单递过去。 工作人员扫描后皱起眉头: “阿姨,这个存单太久了,我们后台查不到对应存根信息。这种情况不能直接办理,需要您提供更多资料。” 顾大妈一听就急了: “我当年就是在你们这个网点存的,我这么多年都保存得好好的,怎么就查不到了?” 工作人员解释说,90年代的存单管理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缺档或未录入的情况,如果找不到存根,就无法确认存款是否真实存在。 顾大妈越听越生气: “我把钱交给银行,是你们说‘放心存’,你们自己丢了存根,现在却要我证明?那我存单是假的?” 两人的争执开始吸引排队群众侧目,现场气氛一度紧张。 银行随后给出了建议:如果顾大妈能提供当年的身份证复印件、工资卡流水、或原工作单位证明,证明当时确实有这笔存款,银行可以“进一步核查”。 但这对顾大妈来说几乎不可能。 “我当年的单位都早没了,那时还没有什么流水可查,连身份证都是旧版的,现在也换了。我一个老百姓,怎么可能保存这么多材料?” 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柜台工作人员态度依然坚持:“阿姨,我们也理解您的难处,但没有存根就不能直接兑付,这是银行流程。” 双方僵持不下。 老人的家人将现场情况录下,并配文:“老人带着28年前的存单取钱,被银行拒绝,说找不到存根。” 短短三小时,视频播放量便超过 300 万次。 网友纷纷留言:“存单是真实的,银行就必须兑付!” “找不到存根是银行内部管理问题,不应由储户承担风险。” “如果银行可以以这个理由拒绝,那存单还有什么意义?” “关键问题:存款合同在先,银行负有举证责任,而不是让老人证明。” 也有网友提醒:“银行也担心伪造存单,现在技术手段先进,应该做鉴定,而不是简单一句‘查不到’就拒绝。” 舆论明显一边倒支持顾大妈。事发后,银行接受记者采访表示: “我们正在调取更早期的档案库,努力查找相关记录,同时也会联系上级部门进行技术鉴定,确保存单真伪。” 同时强调: “流程复杂,并非故意刁难客户。” 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你们系统升级几十年了,不该让老人承担后果。” “一旦系统迁移缺档是不是所有老人都无法取钱?” 顾大妈告诉记者,这笔钱虽然不算大,但一直是她心里的底气。 “我老了,什么都指望不了,就想着有这两张存单心里有个踏实。没想到会变成这个样子。” 她说这些存款是她年轻时最艰难的岁月省下来的: “我那时一天吃一顿稀饭也舍不得花,就是想着把钱存进去。现在钱还在单子上,银行却说没有记录,我这心里慌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