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爽啦!!! 日媒爆料,中方已经向日本通报,暂停水产品的进口。 这哪儿是简单的

爽啦!!! 日媒爆料,中方已经向日本通报,暂停水产品的进口。 这哪儿是简单的贸易管控,分明是中方亮出的双重底线——守住百姓餐桌安全,更护牢国家核心利益!谁都清楚,这份“暂停令”不是突发奇想,是日方一次次突破红线后的必然结果,既有核污染水排海的食品安全隐患,更有涉台错误言论的政治挑衅,两条路都踩了中方的禁区,这后果只能自己扛。 2023年8月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时,中方就曾全面暂停进口,直到今年6月才基于科学评估有条件恢复部分品类。可日方嘴上说着“保障安全”,行动上却毫无诚意:承诺提供的水产品安全监管技术材料迟迟不给,自家ALPS处理系统连锶-90、碳-14这些难处理核素都去不净,2025年10月监测还在排海口附近检出氚浓度超标。更离谱的是,部分出口商为了蒙混过关,还搞“贴错标签”的把戏,把福岛周边的水产伪装成北海道产,这种缺乏基本诚信的操作,让谁还敢相信他们的“安全承诺”? 海关的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8月到2024年8月,仅一年时间就检出32批次日本输华水产品放射性超标,涉及三文鱼、扇贝这些常见品类。要知道,放射性物质会在海洋生物链里累积,鱼类体内的浓度可能是海水的几千倍,长期食用的健康风险根本无法预估。美国沃尔玛之前都在冷冻虾里查出了铯-137,这东西半衰期长达30年,会持续破坏人体DNA,连远在印尼的水产都受了污染,日本周边的海鲜能让人放心吗?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她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要武力介入,这种触碰中国核心利益的话,还拒绝收回,只派个局级官员来中国“灭火”,简直是错判了形势。中方早就说过,经贸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你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在台海问题上捅刀子,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日方恐怕忘了,中国市场对他们的水产品有多重要。2022年中国占日本水产品出口总额的36.4%,单是北海道扇贝,93%都靠对华出口 。2023年第一次暂停进口后,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暴跌99.3%,东京筑地市场拍卖价直接跳水三成,有些渔民因为冷藏费比鱼价还高,只能把刚捕捞的金枪鱼倒回海里。这次暂停来得更突然,距离首批恢复出口的扇贝运抵中国才半个月,日本水产巨头股价立刻应声跳水,相关产业失业人数预计明年三月会突破五万,北海道四分之一渔民要面临失业窘境。 他们想找其他市场替代?简直是异想天开。东南亚市场消费能力有限,还缺冷链设施;欧美有严格的检疫标准,根本接不住中国市场的体量。2024年日本水产品总体出口已经下滑7.5%,失去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后,所谓的“替代市场”不过是自欺欺人。更要命的是,中方的反制不止水产,文旅部提醒谨慎赴日旅游,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赴日航班量骤降14.5%,单是游客减少就可能让日本GDP少赚1011.6亿元人民币。 其实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只要日方切实履行承诺,提供完整的安全技术材料,停止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挑衅,贸易合作完全可以继续。可日方偏偏要走“以邻为壑”的路,把全球海洋当成自家下水道,把中国的克制当成软弱可欺。这次暂停进口,既是对食品安全的负责,也是对挑衅行为的精准反制,更是在告诉日方:核心利益不容侵犯,食品安全不容打折,两条底线,碰一条都不行。 那些还在为日本排海洗地的人该醒醒了,所谓“处理水安全”不过是谎言,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都承认有局限性,缺乏长期环境影响评估和国际监督机制。中方的举措,不仅是在保护中国民众的健康,也是在为全球海洋生态发声。毕竟,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不能让日本为了节省储存成本,就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日方现在该做的,不是抱怨反制,而是好好反省:要么拿出实打实的安全证明,停止核污染水排海的错误行径;要么收回涉台错误言论,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路就在脚下,但留给日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