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朝鲜援俄力度骤降,攒了几十年的弹药,已经被俄罗斯“掏空”?乌克兰称朝鲜援乌出现困

朝鲜援俄力度骤降,攒了几十年的弹药,已经被俄罗斯“掏空”?乌克兰称朝鲜援乌出现困难,朝方工兵现身前线替俄军排雷,佩斯科夫亲口道谢,金正恩的待遇的确不一般。   最近,俄乌战场上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副局长斯基比茨基称,朝鲜的援俄行动似乎遇到了一点麻烦,朝鲜向俄方提供的弹药量已经大大减少。   乌方声称朝鲜2025年向俄罗斯运送的炮弹数量较之前减少了一半以上,9月份更是没有任何运送记录,但这种单一信源的表述显然忽略了援助形式的动态调整。   自2023年以来,朝鲜已累计向俄罗斯提供650万枚炮弹,这些152毫米和122毫米口径的弹药直接适配俄军火炮体系,在2024年高峰时期甚至撑起了俄军每日上万发的炮弹消耗量,占其前线火力输出的近一半份额,这样的规模绝非简单一句“掏空库存”就能概括。   朝鲜的军工体系正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约200家军工厂通过引入俄罗斯的钢铁和化工原材料,产能已从每月数十万枚跃升至百万枚级别,只是战场消耗的烈度让短期供应出现波动而已。   而真正体现朝俄协作深度的,恰恰是乌方报道中刻意淡化的人员支援维度。   2025年6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就已证实,朝鲜派遣1000名扫雷专家和5000名军事工程师前往库尔斯克地区,如今这些承诺已全部兑现,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清晰显示朝鲜工兵正在当地执行排雷任务。   2024年底至2025年4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中,朝鲜军人还直接参与了对波兰和美国雇佣兵的作战,美国媒体《军事观察》不得不承认其训练水平远高于大多数俄罗斯士兵。   这种“战场换技术”的模式让朝鲜收获颇丰,不仅开始大规模生产FPV无人机和中程无人机,还在俄罗斯帮助下将240毫米多管火箭系统的射程从40公里延伸到60公里,军事工业实现了从机械瞄准到数字化校正的跨越。   克里姆林宫对这种支援的重视程度远超外界想象,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月14日公开点名感谢朝鲜排雷人员,强调“不会忘记关键时刻的支持”,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用“鲜血甚至生命为库尔斯克解放作出贡献”来评价双方协作,并宣布将为参战朝鲜士兵建造纪念碑。   这种待遇在整个冲突期间实属罕见,背后是2024年俄朝双方签署的战略伙伴协议在发挥作用。俄罗斯并非单方面索取,而是通过分享防空技术和电子战装备作为回报,帮助朝鲜将防空系统从旧式S-200升级到接近S-400的水平,这种技术交换让援助形成了可持续的闭环。   西方媒体想把朝鲜描绘成“被掏空的军火库”,却选择性忽视其军工产能的跃升和实战经验的积累。能让1.4万参战部队获得如此高评价,本身就说明这种支援早已超越简单的弹药交易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