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 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这个国家就是新加坡。 可能有的友友们会有疑问,两个国家起摩擦,关新加坡何事。小编想说:事很大!! 你可别觉得新加坡是弹丸小国就没话语权,它的安静里全是算计,每一步都在为自己的生存铺路!这个国家面积才728平方公里,还没咱们一个县城大,资源更是贫瘠到连淡水都要靠马来西亚供应,可它偏偏卡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全球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要从这里过,中日两国的能源、货物运输,有一半以上得借道这条航道,你说中日摩擦跟它没关系?简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 新加坡的经济命脉早就跟中日绑死了!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突破1100亿美元,新加坡的港口里,中国的集装箱占比高达35%;日本则是它第三大贸易伙伴,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的进出口全靠日本供应链,就连当地的炼油厂,原料都得从日本进口。中日一旦闹僵,贸易受阻、航道紧张,新加坡的港口收入、航运服务业立马就得受重创,它敢随便说话吗?肯定不敢!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奉行的是“大国平衡”外交,这可是它建国几十年来的生存法宝!从李光耀时代开始,它就认准了“不依附任何一个大国,也不疏远任何一个大国”的路子,中日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引火烧身。就拿2023年钓鱼岛巡航事件来说,中日关系紧张时,东盟其他国家要么站队中国,要么暗挺日本,只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公开表态“尊重各国主权,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既没批评中国,也没指责日本,把“中立”玩得明明白白! 你可能会问,新加坡华人占比超70%,按理说该跟中国更亲近吧?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新加坡是主权国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种族认同。上世纪90年代,中日经济合作升温,新加坡立马牵头成立“东盟+中日韩”合作机制,赚得盆满钵满;后来中日出现摩擦,它又悄悄加强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同时不中断跟中日的经贸往来,这种“两边不得罪”的操作,看似圆滑,实则是小国的无奈——没有硬实力,只能靠外交智慧在大国之间找平衡。 新加坡的安静,还藏着对地区稳定的担忧。马六甲海峡是它的命根子,一旦中日矛盾升级,甚至出现军事对峙,航道安全就会受威胁,到时候不光是新加坡,整个东南亚的经济都会受牵连。2024年新加坡国防白皮书里明确写着“地区冲突是最大安全威胁”,所以它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火上浇油,毕竟对它来说,中日和平相处,它才能安稳赚钱,这才是最实在的诉求。 但这种“沉默的中立”也不是没争议!有网友吐槽新加坡“精致的利己主义”,觉得它只看重利益,没有原则。可换个角度想,一个没资源、没战略纵深的小国,在大国环伺的环境里生存,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拿国家命运赌一把吧?李显龙之前在演讲里就说过“新加坡的安全不能靠别人,只能靠平衡”,这话虽然现实,却也道出了小国的生存之道。 其实新加坡的安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大国之间的摩擦,从来都不是两国的事,会牵扯到周边国家的切身利益。而新加坡的“平衡术”,也让我们看到,在复杂的国际局势里,一味强硬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灵活变通、坚守原则,才能实现共赢。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