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火病辨治要略:察其源、分其类、治其要在各类疾病当中,火邪引发的病症最为多见,不能

火病辨治要略:察其源、分其类、治其要

在各类疾病当中,火邪引发的病症最为多见,不能不仔细审察,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病情较重的方面入手。

火病的根源多在于肾水受到损伤,人体的真阴失去守护,原本相互依存的孤阳失去了阴液的辅助,便会浮越亢盛而引发火病。

朱二允说:火邪在上焦,就会出现口舌干燥、眼睛发红、鼻腔干涩等症状;

在中焦,就会有心烦意乱、恶心呕吐、呃逆不止等表现;

在下焦,则会出现小便淋沥不畅、下肢浮肿等问题。

此时必须借助木通甘平的药性,来清泻各经脉中的火邪。

火邪消退后,小便自然会通畅,小便通畅了,各经脉的火邪就都会随着尿液下行排出体外。需要注意的是,君火亢盛适宜用木通,相火妄动适宜用泽泻,两者都有利水作用,但适用的火邪类型各不相同。

心热过盛就会像火焰自生般炽烈,肝热过盛就会像树木生风般躁动,风火相互交织搏结,再加上黏稠痰浊上壅气道,就会导致中风后不能言语。

治疗火病的“泻法”,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有直接用寒凉药物清泻的,像大黄、芒硝、黄芩、黄连、栀子、黄柏这类药物就属于此类;有通过发散方式来泻火的,像羌活、防风、柴胡、葛根等具有升阳散火功效的药物便在此列;

有以滋养阴液来泻火的,像生地黄、天冬、玄参、知母等药物,通过充实肾水的本源来制约亢盛的阳气,这正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道理;

还有以补益正气来泻火的,人参、黄芪、甘草这类药物,其实都是泻火的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