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彻底坐不住了?马斯克再次严正警告,他说:“如果未来爆发大国战争,美国会在未来

美国彻底坐不住了?马斯克再次严正警告,他说:“如果未来爆发大国战争,美国会在未来战争中落败。”美军上将继续追问:“那我们能打败中国吗?”马斯克毫不避讳地说:“美国永远也无法打败中国,这连小学生都知道!”   别着急给马斯克扣“唱衰美国”的帽子,他这话可不是一时情绪化的发泄,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拿着一堆实打实的数据和案例,把美国军事体系的老底都给掀了个干净!   马斯克早就在空军协会的研讨会上点透了关键——军事能不能行,根子还在经济和工业上。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制造业规模更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全球制造业产值里中国占了28%,比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都多,而且中国还是全球唯一一个能造齐联合国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航天飞船,全都能自己造。   美国制造业占比只有17.2%,表面上在半导体、军工这些高端领域好像挺厉害,实际上早就陷入了空心化的困境,就连自家F-35战机的核心原材料供应链,都经常掉链子。   这种工业体量的差距,直接体现在军事产能上,美国国防部自己做的弹药消耗模型显示,要是打高强度冲突,巡航导弹的用量早就超过补给速度了;可中国的导弹日产能是美国的好几倍,真到战时,生产线24小时不停转,就能保证弹药供得上。   之前新美国安全中心搞过一次2032年台海冲突的兵棋推演,用的全是现在能查到的真实数据,结果一出来就挺打脸——打到第30天,美军最先进的导弹就已经见底了。   推演里,美军从关岛和日本出动战机支援,可刚出门就被中国的区域拒止网堵在了外海,F-35的出动率到月底直接降了三成,说到底就是弹药跟不上。   更有意思的是,推演里假设的“45天僵局”根本站不住脚,成都军区前司令王洪光早说过,真要是火力饱和覆盖,台湾的防御撑不过72小时,所谓的“僵局”,不过是美国自己安慰自己罢了。   再看装备端,美军一直寄予厚望的F-35,现在早就里外都出问题了。这款号称“靠软件定义的战斗机”,搞了个“边生产边升级”的模式,本来计划2019年完成的Block4升级,拖到现在还没影,原定2026年的截止日期又往后推到2031年,光额外增加的成本就飙到60亿美元。   没完成升级的战机,根本形成不了完整的战斗力,2024年交付延迟的时间,从之前的61天一下子涨到238天,新下线的飞机只能堆在厂区里,跟“高级教练机”没啥区别。   盟友们早就没了耐心,西班牙直接把采购计划搁置了,加拿大更干脆,把88架的订单砍到只剩16架,就连美国前空军司令都改口说“美国这情况不值得信任”——毕竟软件升级和备件供应的主动权,全攥在美国手里,谁也不想被卡脖子。   美军的军费投入更像一笔糊涂账。美国一年军费七千多亿美元,听着挺吓人,可不少钱都花在了没用的地方,之前闹过的“一千美元买个咖啡杯”的笑话,可不是偶然。真正用到装备创新和产能提升上的比例,其实没多少。   中国的军费虽然只有美国的零头,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近几年海军舰艇跟“下饺子”似的接连服役,歼-20批量装备部队,无人机更是卖到中东,还在实战里试过水,效果实打实。   马斯克都忍不住吐槽,美国八千亿军费里的水分太多;反观中国,用有限的投入,硬生生建起了覆盖一二岛链的东风导弹网,吓得美军航母都不敢轻易靠近南海。   更难办的是美国军事体系的僵化问题。美国空军中将汤普森早就想增加无人机的预算,可国会审批一层一层拖拖拉拉,等政策终于落地,相关技术已经落后半代了。   中国就不一样,能把技术快速变成实实在在的战力,航天发射次数常年全球第一,还独立建成了空间站,高铁里程超四万公里;可美国的高铁还不到一千公里,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一直没解决。   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到了战时会被无限放大——美军还在忙着协调盟友补给、解决装备故障的时候,中国早就靠着完整的工业链,完成了装备更新和物资输送。   马斯克的警告从来不是主观瞎猜,不管是制造业规模、弹药产能,还是装备实际效果、体系运行效率,每一项数据都在印证这个结论。   美国的军事体系看着挺强,实际上早就被工业空心化和官僚主义蛀空了根基;而中国靠着全产业链的优势和高效的执行能力,早就建起了没人能轻易撼动的国防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