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50元钱掘断了往后的生意,值吗?我车子刚拐进那条土路,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还没停

为50元钱掘断了往后的生意,值吗?我车子刚拐进那条土路,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还没停,一个村民就拦在了车前。他敲了敲车窗,伸手说:“停车费100。” 我愣住了——进来的时候明明什么牌子都没有。 空气中飘着土腥味,远处是青山绿水,可眼前这场景,真让人心里堵得慌。 报了警,警察来了也只是调解。最后付了50块才脱身。派出所的人说:“没铺柏油的那段是私人土地,收的是留宿费,不是公路费。” 我听得直冒火。 这不就是“埋伏式收费”吗?事前静悄悄,事后强收钱,私人土地啥时候成了“隐形收费点”? 这事儿让我想起今年四月桂林阳朔的类似新闻——村民强收5元停车费还骂人,最后被罚了5000。 可我们这次呢?既没牌子,也没发票,警察调解也像“和稀泥”。 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差和管理空白,坑一个算一个。 乡村旅游这几年火了,可这种“野蛮生长”的套路,真让人寒心。 如果每个村民都圈块地就收钱,谁还敢来? 风景再美,也架不住这么“坑”啊。 后来我想明白了: 下次出门得先查清楚,有没有正规停车场,导航上的评价也得仔细看。 万一再遇上,一定录音录像留证据,绝不轻易妥协。 也希望村里能管管,统一定价、立牌公示,别让少数人坏了地方名声。 说到底,山水之美要靠规矩才能长久。 “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套,早晚会把游客吓跑。 振兴乡村,不能光靠风景,还得靠诚信、靠管理、靠人心。 山水再美,也怕套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