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微风]特朗普确定了,这个问题中美没得谈,美国一步都不会让 11 月 3 日特

[微风]特朗普确定了,这个问题中美没得谈,美国一步都不会让 11 月 3 日特朗普在哥伦比亚电视台的采访里,把话说得绝了 —— 关于英伟达最先进的 Blackwell AI 芯片,除了美国,其他国家想都别想,尤其不能给中国。 这话一出来,全球科技圈都炸了,更有意思的是他后面那句矛盾的话:给中国会让他们赢 AI 竞赛,不给的话他们未必赢,但肯定会有和美国同等的优势。这种又怕又防、逻辑绕圈的表态,恰恰戳中了美国对中国科技崛起的真实焦虑。 先说说这 Blackwell 芯片到底有多重要。作为英伟达 2025 年刚推出的新一代 AI 芯片,它的算力比上一代翻了 3 倍,能同时处理 128 个万亿参数的大模型,不管是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研发,还是军事领域的智能决策系统,都得靠这种高端芯片支撑。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 80% 以上的 AI 大模型训练,用的都是英伟达的芯片,而 Blackwell 更是被业内称为 “AI 竞赛的核武器”,谁先掌握足量的 Blackwell,谁就能在 AI 技术迭代中抢得先机。 特朗普之所以把这芯片看得这么死,背后是美国对 AI 主导权的执念。美国商务部去年就出过一份报告,说中国在 AI 应用领域已经追平美国,要是再拿到 Blackwell 这种核心硬件,不出 3 年就能在大模型精度和产业落地速度上反超。 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2024 年中国某科技公司用英伟达上一代芯片,就训练出了能和 GPT-5 抗衡的大模型,要是换成算力更强的 Blackwell,美国在 AI 领域的优势确实会被大幅削弱。 可特朗普的表态里藏着明显的矛盾。他说 “不给中国,他们肯定会有和美国同等的优势”,这话等于变相承认,就算卡芯片脖子,中国也能找到替代方案。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国在芯片领域早就开始布局,2024 年自研的 “昆仑芯 3 号” 算力已经达到英伟达上一代芯片的 80%,虽然和 Blackwell 还有差距,但通过多芯片并联、算法优化等技术,已经能满足大部分 AI 训练需求。 而且中国在 AI 应用场景上的优势更明显,比如智能工厂、智慧城市这些领域,中国的落地速度比美国快了近两倍,就算没有最顶尖的芯片,也能靠场景创新实现 “换道超车”。 美国这种 “一步不让” 的做法,其实也在反噬自己。英伟达去年因为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对华销售额暴跌了 45%,为了止损,不得不专门开发 “阉割版” 芯片,但性能远不如原版,中国企业买账的越来越少。 这次特朗普直接禁止 Blackwell 出口,英伟达股价当天就跌了 3.2%,不少分析师预测,要是禁令长期执行,英伟达可能会失去全球最大的 AI 市场,而中国企业会加速转向自研芯片,到时候美国再想靠芯片卡脖子,可能就没机会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对此也有分歧。硅谷不少科技巨头都反对这种强硬禁令,苹果 CEO 库克就公开说 “科技脱钩会让全球创新倒退”,谷歌、微软也私下游说国会,希望放宽对中国的芯片限制,毕竟他们在中国有庞大的业务,不想因为禁令失去市场。 但美国政界的鹰派却觉得,哪怕牺牲短期经济利益,也要保住科技霸权,这种分歧让美国的芯片政策变得摇摆不定,也给中国争取了更多时间。 特朗普的焦虑还不止于此。他怕中国在 AI 领域超过美国,更怕这种技术优势会转化为综合国力的提升。AI 技术不仅能推动经济增长,还能应用在军事、航天等关键领域,美国担心中国一旦在 AI 上实现突破,会动摇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这种深层的战略担忧,让美国在芯片出口问题上变得越来越极端,哪怕自己的企业受损,也不愿意给中国任何机会。 不过从现实来看,美国想靠禁运彻底遏制中国 AI 发展,可能性并不大。中国已经在芯片材料、制造设备等领域加大投入,2024 年芯片产业的研发投入增长了 28%,而且和欧洲、东南亚的合作也在深化,通过技术交流和产业链协同,正在逐步突破美国的封锁。 就像有专家说的,“科技竞争就像长跑,靠一时的禁运或许能暂时领先,但最终还是要看谁的创新能力更强、产业链更完整”。 现在全球都在盯着美国的芯片政策,也在关注中国的应对之策。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到底是 election 前的政治作秀,还是会成为美国长期的政策,目前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在 AI 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芯片作为核心战场,未来还会有更多博弈。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特朗普禁止 Blackwell 芯片出口中国,真能阻止中国 AI 发展吗?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还需要多久才能赶上国际顶尖水平?欢迎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