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绝了!刚出台新规卡我们脖子,不准中国买高端光刻机,结果你猜怎么着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绝了!刚出台新规卡我们脖子,不准中国买高端光刻机,结果你猜怎么着?格力反手就上演了一出"教科书式反击",三十台进口设备订单直接甩进垃圾桶,转头就和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签下21.8亿天价大单! 光刻机,堪称芯片制造的 “超级裁缝”,没有它,再厉害的芯片设计也只能是纸上画符,过去大半得看荷兰脸色,毕竟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曾被他们一家企业垄断了近 90% 的份额。 荷兰八成觉得,这招能把中国企业逼得没辙。以前不少企业确实依赖进口设备,等批文要几个月,设备坏了维修还得看人家脸色,一套流程下来,商机早跑没了。 可他们压根没摸清底细,现在的国产设备早就不是 “摆设” 了,格力敢这么硬气,全是实打实的实力撑着。 先说格力自己的芯片家底有多厚。早在 2015 年就开始钻研芯片,2018 年干脆成立了专门的芯片公司零边界,砸钱建工厂一点不含糊。珠海那个 6 英寸碳化硅芯片工厂,从奠基到投产才用了 388 天,还是亚洲首座全自动化工厂,现在良率稳定在 99.6%,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还低 18%。 更厉害的是,格力自研的芯片早就用在自家空调上了,装机量都突破 100 万台了,能让空调在传统变频基础上再省 13.6% 的电,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手上有这么硬的货,自然不怕别人断供。 再看接下格力大单的两家本土企业,也全是硬角色。北方华创的设备早就经过市场检验,中芯国际这些大厂都在用,2024 年一年就拿了 8000 项专利,连续三年都是国内第一。 中电科 48 所更靠谱,啃了 20 多年硬骨头,把离子注入机的技术难点全攻克了,28 纳米工艺的设备今年 2 月就批量交付过 30 台,客户反馈清一色的 “稳定”。 格力这波操作可不是单打独斗,现在国内半导体行业早就掀起了 “国产替代潮”。华为早就全面用起了国产蚀刻机,交货期从 8 个月压缩到 3 个月;2025 年一季度国内半导体设备采购额直接翻倍, 国产设备占比冲到了 47%,中芯国际的 28 纳米产线里,国产设备已经占到六成以上。就连资本市场都闻风而动,10 月底那几天,半导体设备板块指数一路上涨,最高一天涨了 4 个点,资金用脚投票说明了一切。 最讽刺的是,荷兰的管制先坑了自己。垄断光刻机的那家荷兰巨头之前嘴硬说影响不大,可财报藏不住实话 —2024 年对华销售额占比都快到一半了,现在设备卖不出去,工厂都开始减产了。 可打脸的是,他们造光刻机的 237 种关键零部件里,有 18 种得从中国买,小到精准控制激光的石英镜片,大到支撑设备的精密轴承,少了哪样都造不出来。这哪是卡别人脖子,分明是给自己套枷锁。 现在国产设备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早就不是 “能用就行” 的水平了。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光刻机不仅能量产,良品率冲到 90%,价格才是进口的三分之一,交货只要 3 个月。科益虹源的光源系统比荷兰的还节能 15%,国望光学的投影物镜精度达到纳米级,都通过大厂验证了。 更绝的是杭州那家公司的纳米压印光刻机,能做 10 纳米工艺,成本比高端设备低 60%,长江存储都用它提升了闪存性能。 格力砸出的 21.8 亿,砸的不只是设备订单,更是对国产产业链的信任票。现在地方政府还跟着给补贴,新建产线用国产设备能拿 30% 扶持。 以前荷兰靠垄断漫天要价,现在中国既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又在设备供应链上握有主动权,这 “互相依赖” 的局面前,搞封锁纯属自讨苦吃。 荷兰现在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想卡别人脖子,反而逼得中国企业加速突围,自己的市场份额从 90% 掉到了 85%,而格力的反击才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