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业
知名媒体人谈“小米事件”:这个事情一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管理的职能部门的这些高层
知名媒体人谈“小米事件”:这个事情一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管理的职能部门的这些高层而言,是非常愤怒或者失望的……原因是给欧美国家原来质疑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那些人落下了口实,原来他们仅仅是感觉“中国的汽车不安全”,现在我们国内都说它不安全了……网友表示:这位专家是不是言过其实啦,这么多央媒都在高度评价小米汽车做出的成绩,怎么到他嘴里就是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了呢?口口声声“小米事件”,我就想问问,到底是哪个事情,车祸吗?那个品牌的汽车不出车祸?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恶意抹黑汽车企业的账号被处理#近期,国家网信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恶意抹黑汽车企业的账号被处理#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深入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整治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汽车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大眼哥说车”等账号发布贬损性信息,侵害企业商誉和产品信誉。抖音账号“大眼哥说车”、今日头条账号“电电加电”、快手账号“森哥电车”等,随意发布贬损性言论,恶意诋毁某汽车企业品牌、辱骂企业家并持续炒作。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等处置措施。2.“高见观潮”等账号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今日头条账号“高见观潮”、微信公众账号“象视汽车”、微博账号“大D有态度”等,编发涉某汽车企业虚假信息,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恶意唱衰企业经营状况。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3.“我是大彬同学”等账号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诋毁攻击企业产品。微博账号“我是大彬同学”、抖音账号“石头搞机”、哔哩哔哩账号“赛车星冰乐”等,为博眼球、吸流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蹭炒涉企热点事件、煽动群体对立。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4.“易车榜”等账号巧立名目发布汽车销量榜单,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微博账号“易车榜”“孙少军09”、微信公众账号“数典汽车排行榜”“中汽数研”“大侠侃车”等,频繁发布未经核实,甚至捏造、杜撰的汽车销量数据,误导消费者,干扰汽车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5.“王武松”等“转世”账号继续发布不实信息,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抖音账号“王悟空说车”“987疯狂奶爸”因多次歪曲事实诋毁新能源汽车性能,恶意抹黑某汽车企业形象声誉被依法依约关闭。上述账号使用主体,在抖音、小红书、百度等平台注册“王武松”“疯狂斯坦森”等账号,继续发布主观测评信息,抹黑攻击某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质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措施。(央视新闻)
现在全球都在喊环保,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怎么干才真能落地?看长城汽车在海外的
现在全球都在喊环保,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怎么干才真能落地?看长城汽车在海外的操作,能总结出三个关键。1、车企自身实力过硬,要能布局多种动力形式汽车环保重点看动力系统了,长城把燃油、纯电、混动、氢能全给配齐了。这既能保证车企能在各市场灵活运作,又确保了车企的碳排放达标。比如纯电车型适合城市通勤,零排放;Hi4系列混动技术则很实用,四驱的性能只有两驱的油耗,不管是日常开还是轻度越野都合适。还有氢能,长城不光装在重卡上跑长途物流,还用到了船上,其实大家有所不知,货船的燃油消耗是非常恐怖的(最近行业甚至有在推风帆动力模式...)。2、供应链好,才是真的好汽车产业链是很长的,所以光车企自己节能是不够的。长城自己培育了一堆独立供应商,比如做电池的蜂巢能源,搞智能座舱的诺博汽车,这些企业现在都成了全球百强。它们除了给长城供货,还给宝马、奔驰这些国际大牌做配套,关键是都在搞绿色生产,比如无钴电池、环保座舱材料,等于说从上游就把环保关把住了。3、自己一个人强还不行,得带动行业一起进步环保这东西,就像是一起做蛋糕,你自己的那份做好了固然好,但其他人做不好,这蛋糕依然有毒,没人敢吃。所以说,车企做环保,得把格局得大,能引领行业形成良性循环,才是真贡献。长城的这些供应商都是市场化运营,不搞内部垄断。他们把技术和资源对外输出,比如氢能系统拓展到海事领域,混动技术成了行业节能标杆,甚至在COP30大会上展示环保成果,给全球车企做示范。总之啦。车企做环保挺难的,得技术、供应链、行业责任三手抓。想想看,长城能做到今天这步,挺不容易。
前脚安世半导体刚被人家“明抢”,后脚东山精密就揣着1亿欧元,把法国一家年入10亿
前脚安世半导体刚被人家“明抢”,后脚东山精密就揣着1亿欧元,把法国一家年入10亿欧的汽车巨头给整个端了回来。11月3日,东山精密发布公告称,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对法国GMD集团100%股权收购及债务重组,交易总额约1亿欧元。GMD集团成立于1962年,是欧洲汽车压铸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在法国、西班牙、墨西哥设有六大生产基地,客户覆盖标致雪铁龙、雷诺、宝马等主流车企,在铝合金压铸技术方面积淀深厚。东山精密在消费电子领域已占据一席之地,如今正全力进军汽车电子领域,此次收购不仅为其提供了欧洲高端制造的技术背书,更重要的是,直接打通了进入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的通道。为何能以1亿欧元收购一家年营收10亿欧元的企业?观察人士分析,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传统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电动化冲击与资金压力,GMD虽技术实力雄厚,却也难以独善其身,东山精密此时出手,既是一次精准的“抄底”,更是一轮战略性的“淘金”。与近期一些中资海外并购遇阻的案例相比,此次收购表明,只要时机恰当、策略得当,中国制造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互利共赢。从更深层次看,这更像是一场优势互补的战略联姻。东山精密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有其擅长的精益管理、成本控制与快速响应机制,以及背后庞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GMD集团则贡献了其半个多世纪积累的技术专利、工艺诀窍,以及欧洲高端客户群的信任。“这不只是资产的转移,更是能力的嫁接,”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东山精密借此实现了从消费电子向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跨越,而GMD则获得了拥抱产业变革的有力支撑,”东山精密的这次收购,也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出海路径的深刻演变。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多以获取资源、开拓市场为主,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凭借制造效率、供应链管理和资金优势,整合全球优质资产,实现产业链的垂直跃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企业在电池、电控等核心环节建立起优势后,正进一步向更广泛的零部件领域拓展,通过收购成熟企业快速补足短板,已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新路径。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完成,这种“曲线出海”的方式,既展现了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也体现出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策略智慧。东山精密收购GMD,看似只是一起普通的跨境并购,实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全球化战略的根本性转折。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中国制造正从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转向“以能力整合”为核心的更高阶段,如今的出海,不再满足于单一技术或品牌的获取,而是通过对全球优质产业要素的消化吸收,构建起真正的全球运营能力。这一转变的底气,源自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的跃升,当我们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建立起全球竞争力后,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便成为必然,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体系的集大成者,自然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战场。与早期的海外并购相比,新一代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展现出更成熟的姿态,东山精密通过债务重组而非强行收购,保留原有团队并注重文化融合,这些细节表明,中国企业正从“买家”向“伙伴”转变。展望未来,“中国效率”与“欧洲技术”的融合模式或将成为常态,欧洲拥有大量在细分领域深耕数十年的“隐形冠军”,它们技术精湛但面临转型压力,而中国企业具备规模化制造、快速迭代和贴近市场的优势,二者的结合有望催生新的化学反应。当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跨文化整合的难度往往被低估,地缘政治风险更是不确定因素,收购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运营整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无论如何,东山精密的这次出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一条新路径:在自主创新与全球整合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制造正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从“参与者”到“整合者”的角色升级。这盘大棋,我们才刚刚落子。
AUV,启境汽车开始“搞事情”了!启境CEO在线收简历,让不少汽车行业的年轻从业
AUV,启境汽车开始“搞事情”了!启境CEO在线收简历,让不少汽车行业的年轻从业者蠢蠢欲动。对于这个事情,我的看法很简单:其一,这次CEO亲自下场招兵买马,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启境不只想造好车,更想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梦之队”。其二,华为几百号研发骨干直接驻场广汽,引用新的合作模式,华为×广汽"深度共创"并且沟通"零延迟",能直接和高手过招,对个人成长必然是个宝贵的机会。作为一名深度体验过华为合作品牌车型的用户,我真心期待明年年中的首款产品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更有意思的新体验。
小米汽车出事,不能仅揪着雷军不放从“万人追捧”到“遭到唾弃”,仅进入汽车行业不
小米汽车出事,不能仅揪着雷军不放从“万人追捧”到“遭到唾弃”,仅进入汽车行业不到5年时间的营销鬼才雷军,正在经历口碑180度反转的至暗时刻。10月16日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雷军的发言是所有企业嘉宾中最短的,前后加起来不足7分钟。但是,就是这不到7分钟的演讲,再次引发了舆论的热烈讨论。会上,雷军呼吁全行业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创新为方向,携手围绕重要的底层技术和重要的研发领域,把精力集中到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一起营造积极向上、文明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网友认为,面对刚刚过去的10.13事件,至今未做出正面回应的小米以及雷军根本没有资格讨论安全;这篇以安全为核心的发言稿,又是雷军的一次营销;雷军居然至今还认为,小米汽车口碑的反转至少有一部分是网络水军和黑公关带节奏的结果。客观的说,网友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成立时间短暂的小米汽车,本来就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如此短暂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打造出一款成熟的汽车。或许,站在台上的雷军的内心备受煎熬。事是10.13出的,演讲是10.16做的。也就是说,雷军在答应大会主办方演讲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会在登台几天之前,小米汽车会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而且,演讲稿也是早就准备好的,或许已经没有时间改了。其实,面对网友近乎愤怒的质疑,雷军不冤。他应该给网友一个回应。汽车不是3C产品,一旦出事故,可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况且,很多用户可是因为听了你雷军的营销,才买的小米汽车。2年前,我曾试驾过一款已经倒闭的品牌的产品。那款车不仅有各种复杂的设计,在高速上准备上匝道的时候,居然出现了转向灯不能开启的情况,及其吓人。时候,厂家负责人告诉我,原因是这款车还不是最终的量产阶段。从4S刚开出来的时候,他居然马上走回去了。因为方向盘是歪的!所以说,小米汽车和雷军本人受到舆论反噬,不应该仅仅关注这一个品牌,这一个人,而是更应该关注,行业内所有的品牌,所有的产品是不是都安全,是不是都经得住考验。
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大规模裁员潮。近一年来,奔驰、奥迪、大众、福特及日产等巨头已宣
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大规模裁员潮。近一年来,奔驰、奥迪、大众、福特及日产等巨头已宣布裁员总数超过十万人。头部供应商采埃孚与博世也计划削减三万个岗位。市场需求疲软是裁员主因,尤其是欧洲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两年已减少约五万五千个职位,预计到2030年还将流失数万岗位。产业链上下游受到严重波及。一个整车厂岗位的消失,可能意味着供应链上多个关联岗位的流失,对就业市场形成连锁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