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90%的人不知道,猪油是“战时黄金”,千斤黄金也换不来一斤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90%的人不知道,猪油是“战时黄金”,千斤黄金也换不来一斤猪油。   到了打仗的时候,黄金不能填肚子、不能救伤员、不能保武器运转,可猪油能,它的用处比金子实在多了,是能救命的硬通货。   先看保命这一块。战争时期粮食供应经常断档,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是常有的事。这时候猪油的高热量优势就派上大用场了。   一斤猪油能提供9000大卡的能量,相当于三斤大米。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被日军封锁,八路军战士只能吃黑豆野菜,很多人得了夜盲症和肠胃病。   后来部队用猪油炒菜,战士们的身体才慢慢恢复元气。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行军,出发前都会往棉裤里抹猪油。这层油不仅能保暖,还能防止皮肤和布料粘连,减少冻伤风险。   再看医疗用途。现代战争中伤员多,药品却经常短缺。猪油在这时候就能当急救药。二战时苏联士兵受伤后,会用猪油混合草木灰敷伤口,既能止血又能防止感染。   咱们八路军在晋西北根据地,因为缺医少药,卫生所每月只能领到4斤猪油当药膏。战士们用猪油调和草药,治疗枪伤和烧伤,效果比单纯包扎好得多。   更绝的是古代中医还用猪油入药,明代有个小孩误吞铁钉,医生用猪油混合蜂蜜和磁石粉,让孩子服下后顺利排出铁,猪油在里面起到润滑肠道的关键作用。   工业用途更厉害,打仗离不开武器,武器需要润滑保养。抗日战争时期,无线电专家罗沛霖在延安用猪油代替润滑油,硬是用木头和土办法造出60多部电台,让八路军的通信能力大幅提升。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兵工厂用猪油混合松香,制作子弹的防潮涂层。这种涂层不仅能防止弹药受潮失效,还能减少枪械卡壳的概率。在没有现代工业润滑油的年代,猪油就是武器保养的“万能油”。   当然储存优势也是一绝,普通植物油开封后几个月就会变质,但猪油只要保存得当,能放好几年。熬猪油时加一勺醋、一把盐和几粒花椒,密封后放在阴凉处,常温下能保存半年不变质。冷冻保存的话,甚至能放5年。   二战时德国被盟军封锁,老百姓靠储存的猪油熬过了最艰难的冬天。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大量储备猪油作为战略物资,很多家庭地窖里都存着几大桶猪油。这种耐储存的特性,让猪油在持久战中成为不可替代的资源。   历史教训也很深刻,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日本国内的润滑油储备迅速耗尽,最后只能用猪油代替。   现代战争同样离不开猪油,虽然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合成材料,但猪油的独特优势依然无法替代。比如在高寒地区,普通润滑油会凝固,但猪油在零下20度仍能保持液态。2008年汶川地震时,救援部队携带的工程机械因为低温启动困难,最后是用老乡家的猪油涂抹发动机才解决问题。   所以说猪油看似普通,却是战争中的“硬核物资”。它既能让人活命,又能让武器运转,还能长期储存。真到了兵荒马乱的时候,一斤猪油能换三条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老一辈人喜欢存猪油,那是经历过苦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