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4年,新婚后不久,才女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约会,她隐忍不发,接

千浅挽星星 2025-10-04 19:40:56

[微风]1934年,新婚后不久,才女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约会,她隐忍不发,接连生下5个孩子,一次,她向丈夫要钱买米,丈夫甩了她一耳光:“你也是知识分子,干嘛找我要钱,想要钱自己去赚啊!”   1942 年的上海气氛让人觉得压抑,就是在这时,李钦后扇了苏青一巴掌,还冲她吼出了上面那句话,这一巴掌打得生疼,而这句话比巴掌更伤人。   李钦后其实是想让苏青清楚,在这个家里她已经没什么地位了,可他没想到,这句带着羞辱的话反而点醒了苏青。   这句话没有把苏青压垮,反而让她找到了一条生路,原本可能被不幸婚姻困住的她被丈夫这一逼,反而走进了文坛,后来还成了能和张爱玲齐名的作家。   很多年前,“知识分子” 这个身份曾是苏青的骄傲,苏青本名叫冯和仪,出生在宁波一个有文化的家庭,1933 年她考上了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当时还有人叫她 “宁波皇后”,可见她的才华在当时很受认可。   而这正是这份才华吸引了她的中学同学李钦后,可结婚后,苏青的这份优秀在丈夫眼里却成了 “刺眼” 的东西。   李钦后不愿意看到妻子在大学里那么出众,他的占有欲很强,逼着苏青结婚才一年就退了学,回家里当家庭主妇,苏青就像被折断了翅膀,再也没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知识分子” 这个词也被李钦后抛到了一边,直到那个下午,苏青因为家里孩子要吃饭,找李钦后要钱买米,他才又把这个词拿出来,当成指责苏青的武器。   他不是在夸苏青有文化,而是在嘲笑她,一个读过大学的人竟然要靠向别人要钱过日子。   其实,这一巴掌不是突然发生的,背后是苏青十年不幸的婚姻,1934 年,苏青的父亲去世了,家里还欠了不少债。   她嫁给李钦后,多少有点像一场 “交易”,她希望通过结婚,能继续读书,同时也能帮家里还些债,当时他们的婚礼办得很风光,甚至上了报纸头条。   可这只是表面,蜜月还没结束,苏青就撞见丈夫和守寡的表嫂关系不正常,两人甚至还当着苏青的面唱《风流寡妇》,明摆着是羞辱她。   之后,苏青的学业没了,人生也像被关在了李家这个 “笼子” 里,在李家,她的价值被重新定义,从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变成了 “生孩子的工具”。   李家重男轻女,苏青偏偏先接连生了四个女儿,每生一个她在李家受的指责就多一分,婆婆还骂她是 “李家的罪人”。   后来,苏青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家里的气氛才算好了一点,可这份好是冲着重孙子来的,和苏青没什么关系。   再到后来,李钦后没了工作,也不愿意给家里生活费,苏青当初想通过结婚解决问题的 “交易”,彻底落空了。   她找李钦后要的那点买米钱,哪里是什么夫妻间的情分,更像是她作为 “投资人”,想从已经 “破产” 的李钦后那里,要回一点点当初的 “本钱”。   李钦后大概永远不会明白,他说的 “想要钱自己去赚”,苏青真的听进去了,而且做得比谁都认真,那一巴掌,打碎了苏青对婚姻最后的幻想,让她彻底明白,靠别人是没用的,只能靠自己。   于是,苏青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出稿纸,把这十年婚姻里的痛苦、委屈和挣扎,一字一句地写了下来,她想靠这支笔为自己和孩子赚一个未来。   她写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一开始在《风雨谈》杂志上连载,很快就轰动了整个上海,她写得太真实了,就像一把刀划开了很多家庭看似美满的表面,让不少女性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后来这本书重印了 36 次,苏青一夜之间出了名,她赚的稿费甚至一度超过了当时已经很红的张爱玲。   1944 年,苏青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带着四个女儿从李家搬了出来,她在上海租了一个小亭子间,从此靠写作养活全家,后来,她还自己办了一本叫《天地》的月刊,从约稿、编辑到发行,所有事都是她自己做。   最后,苏青不仅靠自己赚到了买米的钱,更赢回了曾经被夺走的身份和尊严,李钦后当初那句轻蔑的嘲讽,没想到真的成了现实。   信源:澎湃新闻 张爱玲苏青对谈记 ——关于妇女、家庭、婚姻诸问题

0 阅读:65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