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0年代,湖南省委副书记家中遭遇偷窃,原本想着干完这票便金盆洗手,未曾想小偷翻箱倒柜只找到了4000元现金和两条香烟,在警方调查下,一个令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事情展露在大家眼前。 1990 年代末的长沙,有个小偷打算偷最后一次就收手,他把目标选在了省委大院,撬开了一扇看起来不怎么结实的木门。 他以为门后面会有很多值钱的东西,却没料到,这一撬,让大家看到了一个足以震撼社会的真相,这扇门里住的是当时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 警察赶到现场后,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哪里像个高级官员的家?沙发扶手的油漆都磨掉了,屋里放着老旧的木头椅子,角落里还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看着就像是很早以前的东西。 小偷可以说没偷到什么值钱的,只找到大约 4000 元现金和两条普通的香烟,没人知道,这 4000 元现金还是郑培民的女儿出差时借的公款,小偷本来想干一桩大案子,最后却变成了一场让人觉得又好笑又感慨的闹剧。 郑培民家这么简陋并不是偶然,他一直坚持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的原则,对自己非常节俭,出差时,他宁愿自己花 80 块钱买硬座火车票也不搞特殊,别人送的礼品他看都不看,全部退回去。 这种清廉的作风也影响了他的整个家庭,他的妻子杨丽秋在书店工作,从没想过借着丈夫的身份占便宜,要是有人想来家里 “走后门” 办事,她总是第一个拒绝,儿子郑海龙想坐公车上学,郑培民一个严肃的眼神就让儿子放弃了这个想法。 郑培民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证明,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了他写的几十本日记、一本廉政记录册和一本账本,账本上,每一笔工资的收入和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这种清白是他刻在骨子里的自我要求。 他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1990 年,他到湘西担任书记,硬是靠走路走遍了湘西的 218 个乡镇,他还把 “双两高”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给当地农民,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让大家的日子好过起来。 1998 年,常德发生洪水,郑培民二话不说就赶到抗洪前线,在水里泡了好几天,脚上的鞋子都泡坏了也没顾上换,从湘潭电机厂的基层干部,到后来分管教育、农业的湖南省副省长,他一直都是实干派,从不说空话。 2002 年 3 月,59 岁的郑培民在北京筹备会议时因突发心梗去世,消息传到湖南,湘西的村民在路边为他设了祭坛,长沙的市民也自发走上街头,送他最后一程。 而那场看似滑稽的盗窃案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最真实的模样,后来,郑培民被追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还入选了 “感动中国” 人物,他的事迹甚至被拍成了电影。 信源:新华社 郑培民: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
[微风]1990年代,湖南省委副书记家中遭遇偷窃,原本想着干完这票便金盆洗手,未
千浅挽星星
2025-10-04 19:40: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