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为什么不适合当老师?来看看钱学森和袁隆平等天才和学生们的故事,就自然有答案了。 首先说钱学森,钱学森曾有一句经典名言,内容是这样的:“人再笨,14岁还能学不会微积分吗?”他还认为国家应该缩短人才培育周期,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巅峰是20岁左右,所以应该在8岁前完成小学课程,16岁前大学毕业,随后两年读完博士,18岁正好开始报效国家。 可我们知道,这个提议到现在还没有被采纳,原因很简单:他是从自身的智商情况提出的建议,可普通人的智商,根本吃不消。 钱学森曾经给学生考试,说能开卷,可以拿书随便翻。学生们打开试卷后,发现只有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概念题,占30分,大多数人都能拿到分。 可第二道题把所有人都拦住了,我们审下题:“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地球,请列方程求解。” 看到题目后,所有人都傻眼了:字都认得,题目也都看得懂,可没一个人能解得出来。好家伙,这短短一行字的背后,考察的是学生们的知识累积、综合理解、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场考试从早上八点考到中午,却没有一个人交卷,考到中途倒是抬出去两个学生。怎么回事?被题目给吓晕了。 眼见没一个人做得出来,钱学森就对学生说:吃午饭吧,吃完接着考”,但学生们直到傍晚也做不出来,大家只好交卷,结果基本上大家都没有考及格。 再来看看钱学森眼里的笨学生是咋样的,他多次提到的一个笨学生叫王永志,是我国载人航天开创者之一,03年获得国家的最高科学技术奖,24年被追授共和国勋章,成为我国航天领域首位双料功勋。 可这样的王永志却是钱学森眼里笨得不能再笨的学生…… 再来看袁隆平院士,他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可一提到带学生,他就忍不住唉声叹气。有一次采访时,他忍不住说:“我现在博士生,我都关门了,不带了!辛苦得很呐,你要指导他搞试验,要修改他的论文,哎呀,那麻烦的很。” 有一次,有人问到弟子的相关时,他居然直接无奈地拼命摸头,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那架势,感觉他确实是被学生弄得头疼得很。 袁隆平的经历应了一句用来形容大多数大神的话:“学术界对我毫无威胁,但能在教育界让我身败名裂。” 记得曾有一位天才大教授,因为觉得自己的学生们太蠢了,于是为了防止学生参加他的学术活动的时候丢人,就写了个《行为规范手册》给他们,要求他们别做巨婴,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别总麻烦主办方,还特别强调:不可公开炫耀他的学术成果,遇到师爷赶紧溜了,免得问起学术境况尴尬。手册里还有一句:如果闯出什么祸事,憋讲师父名号。 从此就可看出,在天才大教授的眼里,学生有多么愚蠢,和不好教。 最搞笑是一群教授试飞机,机舱门关了,飞机马上要起飞了,这时他们才知道飞机是自己学生造的,就吓得要夺门而逃。就一个教授坐在那里不动,大家就问:“你怎么不跑?” 教授淡定地说:“这是我们的学生造的飞机,所以,我打赌他根本飞不起来。” 以上的故事,大抵诠释了天才为何不适合当老师。因为,他们的一切技能基本都不是靠学习而来,而是天生就“一点即通”,所以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讲完了后,学生为何还不会,自然就没有耐心,也没有真正的方法将他们教会了。 同时,因为天才悟性太超常,所以他们很多时候没有经历正常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自然也无法理解普通学生的难处。这也是很多天才总说自己学生蠢、不成器的原因所在。他们的这种情绪,会让他们看向学生时嘲讽、鄙夷感拉满。连对学生的信任和欣赏都很难有,天才们自然也就当不好老师了。
这下出名了不仅教育圈,全国家长都知道了万万没有想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直接点破
【9评论】【16点赞】
风暴海燕
当年那些槛都直接飞过去了,所以不知道学生被卡哪里了。[无奈摊手]
56565656
他们这些人教博士生,就像家长教小孩学小学数学,头痛,咋教都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