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一夜之间,瘫痪了。很多人以为,是没人愿意出来承担责任。错了!真相是,这是民进党内,除掉柯建铭的“最新招数”:所有人,都拒绝陪他玩下去了。 柯建铭在民进党里的分量可不一般,从创党时就跟着混,“立委”连任了十届,党团总召的位置坐了又坐,江湖人称“万年总召”。在台面上,他是负责党内协调、跟其他党派“乔事情”的关键人物,凭着老谋深算的手腕得了个“乔王”的名号。 可这几年,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尤其是赖清德上台后,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就没断过。 要说矛盾公开化,还得从去年那次大法官提名风波说起,赖清德好不容易敲定的人选,结果在投票时被自家党团给否了,带头投反对票的就是柯建铭,理由是被提名的刘静怡曾经质疑过蔡英文的论文,还骂过民进党“立委”。 他不光自己投反对票,还下了死命令,谁敢不听话就开除党籍,这一下,赖清德精心准备的名单全军覆没,在全台面前丢了大脸。 这事还没过去多久,柯建铭又自作主张抛出了个“双罢”提议,他放话要罢免国民党籍的“立法院”正副院长,还要把四十多个国民党“立委”拉下马。 可这时候赖清德正忙着跟国民党搞所谓的“朝野和解”,刚约了“立法院长”喝咖啡,柯建铭这一手直接打乱了节奏,赖清德办公室、民进党党中央全都懵了,因为压根没人知道他要开这个记者会。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国民党立刻反击,说要罢免三十多个民进党“立委”。 更要命的是,自家人也不给他面子,民进党“立委”吴思瑶直接说党团根本没讨论过这事儿,等于公开跟他划清界限。“独派”大佬林浊水骂他策略错误,前副秘书长游盈隆建议他“急流勇退”,连昔日战友郭正亮都损他该去挂精神科。 真正让党团瘫痪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用行动表态,赖清德之前下过“军令”,要求党团会议必须全员参加,还得全程在场。结果今年九月的一次关键会议,三十多个“立委”直接缺席,连柯建铭自己都没来。这种集体旷工在以前根本不敢想,明摆着就是不给面子。 更糟的是议事层面的全面停摆,党团总召本来是负责协调投票的,可柯建铭说的话越来越没人听,就像“剀剀案”相关法案表决时,他让大家投弃权票,好多“立委”当场就懵了,因为这跟之前定好的立场完全反过来。 有“立委”忍不住抱怨,这样搞下去基层都没法理解,自己干活也憋屈得很。 要说这背后没有派系操作谁都不信,柯建铭虽然资历老,但现在民进党里“亲赖系”的人已经超过六成,之前他能稳坐总召位置,靠的是“英系”人马支持,可自从跟赖清德闹掰,这些人也开始跟他保持距离,毕竟在党内混,总得看清风向站好队。 媒体最近扒出,赖清德早就想换掉柯建铭了,去年十月就有风声传出,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柯建铭自己还傻乎乎地以为地位稳固,说现在是他“最成熟、最有经验、最有智慧的时候”,结果话音刚落,就被自家兄弟集体架空。 现在的“立法院”成了个大笑话,该审的预算审不了,该过的法案过不了,民众党都看不下去了,说民进党这是连“宪法法庭”都要一起瘫痪。 可对赖清德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党团越乱,就越能显出柯建铭的无能,等到大家都受不了这种混乱,他再出来“整顿纪律”,顺理成章换上自己人,就能彻底掌控党团。 柯建铭大概没料到会是这个结局,他在“立法院”混了三十一年,靠的就是拉关系、搞平衡,可政治这东西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他失去利用价值,又挡了别人的路,被抛弃是迟早的事。 现在党团瘫痪看似是没人负责,实际上每个人都在用沉默投票,把他架在火上烤。 这场闹剧还没结束,但趋势已经很明显,柯建铭的总召位置怕是坐不稳了,而民进党“立法院”党团的瘫痪,不过是权力洗牌过程中的阵痛。 只是苦了台湾老百姓,看着这群人只顾内斗,把该办的正事全耽误了,这种为了夺权不管民生的操作,说到底还是把政治当成了自家游戏。
国民党突然来了个惊天大反转!很多人都以为罗智强是马英九派出来狙击郑丽文的“杀手”
【1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