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是对的,不请洋专家,不找海归!格力靠 “自家院士” 拿金奖,这步棋走对了。 2025年4月,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格力那台“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让全球制造业倒吸一口凉气。 这台专为新能源汽车大型压铸件设计的机床,加工效率比德国设备快80%,废品率却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 最绝的是里面的精密直驱摆头和大推力直线电机,全是格力自己鼓捣出来的,直接把德国、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砸了个稀巴烂。 消息传回国内,网友们乐坏了:“董明珠的格力院士们,这次真是把洋人的饭碗给端了!”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18年前董明珠的“倔脾气”说起。2017年格力第一台五轴机床GA-F500下线时,好多人笑话:“造空调的跑去搞机床,这不是胡闹嘛!” 但董明珠铁了心,在珠海砸了几十亿建研发基地,从主轴设计到控制系统,硬是自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到了2025年,格力机床不光卖到了北美、欧洲,连特斯拉上海工厂都有20%的工业机器人订单给了格力,那些机械臂干活儿比德国库卡的还利索。 最让人佩服的是格力研发团队的“土生土长”。1万3千多个工程师,没一个是从国外回来的,全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格力院士”。 董明珠2018年放出豪言:“格力没有院士?那咱们自己培养!”她在珠海搞了两个院士工作站,请清华、上海交大的专家驻厂指导,还弄了个“技术工匠—专家—院士”的晋升体系。 就说那个80后工程师李国庆,因为在永磁电机上的突破,直接被评上了“格力院士”,年薪百万还送房,这待遇比好多外企都强。 格力在珠海的智能制造学院更像是个“人才工厂”。每年培养3000个掌握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工人,这些毕业生一出来就能拿比传统制造业高40%的工资。 有个毕业生在格力干了三年,就因为改进了一条生产线的流程,直接被提拔成了车间主任。 这种“实战出人才”的模式,和华为满世界挖“天才少年”完全不一样,格力更相信从车间里摔打出来的真本事。 格力的技术突围,把中国制造业的路子走活了。当别的企业还在忙着引进国外技术的时候,格力在数控机床、芯片这些“卡脖子”的地方死磕。 2025年一季度,格力光研发就花了16.99亿,手里攥着11万多项专利,其中四成都是发明专利。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劲头,让格力在空调之外,又搞出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这些新饭碗。 在AWE2025展会上,格力的“零废热空调”成了焦点。这空调能把外机排出的热气回收用来烧热水,相当于开空调还能免费洗澡。 德国博世的高管看了直摇头:“格力这是重新定义家电啊!”还有那个AI节能空调,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省电,深圳有个小区装了之后,整个夏天电费平均降了13%。 不过格力也不是没争议。网上有人说,全用本土人才会不会眼界太窄?但看看格力把无稀土电机技术卖给丹麦格兰富,首次实现中国家电技术出口,就知道董明珠的“土办法”也能玩出国际范儿。 和华为比起来,格力更像是在工业地基上打桩,华为在5G、芯片这些高楼顶上盖房子,两家企业一高一低,正好撑起了中国科技的脊梁。 现在再看格力,早就不是那个只会卖空调的企业了。从特斯拉工厂的机械臂,到北京大兴机场的光伏空调,格力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真正的科技优势,从来不是靠买就能买来的。 当董明珠带着她的团队站上国际领奖台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台台先进的设备,更是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倔强。这种倔强,比任何国际金奖都更有分量。 信息来源:格力数控机床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格力电器
董明珠是对的,不请洋专家,不找海归!格力靠“自家院士”拿金奖,这步棋走对了。
波览历史
2025-08-06 11:16:12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