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尚书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各有四司,共24司,加上统领24司的左司和右司,计有26司 唐初,国家百废待兴,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吸取隋朝覆灭教训,决心打造高效行政体系。尚书省作为三省制核心,承接中书省、门下省的决策,负责具体执行。贞观年间(627-649年),李世民亲自调整省内分工,确立六部格局,置于长安皇城内,官员每日清晨步入省衙,面对案牍劳形。省内殿堂雕梁画栋,侍卫持戈巡逻,皇帝常亲临视察,气氛肃穆。尚书省地位崇高,左仆射、右仆射总领全局,下属各司分工明确,确保政务井然有序。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四司,共24司,另有左司、右司统领全局,总计26司。吏部负责官员选任,主司审核履历,司封司核定爵位,司勋司评定功勋,考功司考核政绩,官员常在灯下翻阅文书,讨论升迁。户部掌管财政,主司统计户口,度支司核算赋税,金部司管理货币,仓部司监督粮储,司员核对账簿,汗水滴落纸面。礼部处理典礼外交,主司制定礼仪,祠部司筹备祭祀,膳部司安排宴会,主客司接待使节,官员在礼堂演练仪轨。兵部管理军事,主司调兵遣将,职方司绘制地图,驾部司调配车马,库部司储备兵器,郎中们围坐商讨边防。刑部审理案件,主司修订律令,都官司管理官员罪责,比部司审计账目,司门司管控关卡,官员伏案审查卷宗。工部负责建设,主司规划工程,屯田司开垦农田,虞部司管理资源,水部司疏浚河道,司员常赴工地勘察。左司监督内部运转,右司协调外部联络,官员奔走于各部,传递文书,化解争端。 尚书省26司按职责分四等:吏部司居首,兵部司、考功司、左司、右司次之,其余司分列三、四等。郎中晋升循序渐进,低等司升至中等或高一等,省衙如精密机器,昼夜运转,支撑唐朝盛世。后期管理松弛,效率渐低,然而其结构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尚书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各有四
蕊蕊聊过去
2025-08-05 15:18:16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