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贵州凯里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被当地保安殴打,被路人拦开后立刻报警,警

幽默风趣乐开怀 2025-08-04 19:11:31

1996年,贵州凯里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被当地保安殴打,被路人拦开后立刻报警,警察看到残疾人的身份证后,立刻朝他了一个标准军礼!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6年夏天,贵州凯里一处街头,天很热,中午时分,吴华拉完一趟活,把三轮车停在单位门口的树荫下歇脚,他穿着旧衣服,裤脚挽着,一条假肢有些松动。 脸上挂着汗,靠在车上喘气,吴华是个高位截瘫的伤残军人,年轻时在边境作战受过重伤,双腿都在排雷时没了,回到地方后装上假肢,靠着三轮车养活自己。 那天,他刚刚把客人送到附近,正想喝口水、缓缓劲,单位的保安走出来,看他车子停在门口,语气不善地挥手示意他走,吴华没动,或许是假肢疼得厉害,动作慢了些。 保安愈发不耐烦,过来直接拉扯他的胳膊,他从车上被扯下来,假肢脱落,人跌在地上,人群开始聚集,不少人驻足围观。 保安情绪激动,抡起警棍打在吴华的肩膀和头上,几棍下去,吴华头破血流,趴在地上,保安还没停手,又用脚踢他的腰和后背。 有人在人群中挤出来,大声喊人报警,几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拉开人群,控制住保安,两名警员走上前扶起吴华,一位年纪稍大的警官从他口袋里取出身份证。 身份证上显示,吴华是国家特级伤残军人,服役单位、荣誉等级一目了然,那位警官当场立正,冲着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神情庄重,整个场面安静下来。 围观的人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三轮车司机,曾是一位在老山前线负伤的战斗英雄。 吴华是贵州人,出生在60年代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在田里帮父母干活,十八岁报名参军,被分到昆明军区十四军,成为一名普通的新兵,他身体结实,训练刻苦,一年后当了副班长。 1984年,部队被调往前线,执行作战任务,那场战斗损失惨重,吴华带队冲击高地,用手榴弹清除障碍,带头突击,在阵地刚打下来时,他就中了一块弹片,但没下火线。 后来他又被编入排雷小组,在一次清理区域的时候,踩中塑料地雷,当场被炸翻,他醒来后已经在战地医院,医生告诉他双腿保不住,截肢保命,他只有二十岁,身体还没长结实,却一下子变成了残疾人。 退伍后,他没有待在家里自暴自弃,装了假肢后,他开始练习开三轮摩托,技术一开始很生疏,经常摔倒,但他咬牙坚持下来,家里条件差,他娶了杨晓红,是当地医院的一名护士。 两人日子过得清苦,也没抱怨,他拉客养家,她在医院值班,照顾孩子、做饭、治病,后来有了两个儿子,吴华每趟出车都格外小心,怕出意外,怕家里少了收入。 可惜杨晓红身体不好,后来得了重病,一直治不好,几年后她走了,留下一堆账单和两个年幼的儿子。 吴华强撑着干活,早上四点出车,晚上八点收车,靠着每月一点抚恤金和三轮摩托的钱撑下来,大儿子后来参了军,小儿子上了警校,他常说,自己做不了什么,就把孩子带好。 那年被打之后,警察了解情况后把保安带走,按治安条例进行了处理,吴华没有提出赔偿,也没有上访,他说不想多事,事情都过去了。 可那一幕,被不少人记在心里,报纸也做了报道,市民自发捐款,有六万块送到吴华家,政府为他调整了抚恤政策,孩子的学费免了,生活慢慢好转了些。 他没有借机谋私利,还是一早出车,坐在驾驶座上,车旁贴着一个“特级伤残军人”的标识,他走在街上,没有特殊优待,也不愿进所谓的表彰场合,他只说一句话:我还能动,就还能干。 他现在年近花甲,身体不比从前,假肢走起路来更慢了,他常常独自去陵园,给战友烧纸,坐在墓前发呆,他不常提自己的事,也不愿孩子因他受名声的累,他说自己就是个干活的普通人。 吴华的事传开后,不少人开始反思,像他这样的人,如果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不能被容忍,这城市的秩序算什么。 他的遭遇不是孤例,但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发怒,他用沉默撑过了最难的日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是尊严。 那年警察的敬礼,不只敬给他一个人,也提醒了所有人,不要轻易去评判一个看似卑微的生命,有些人没有说话,但他们的经历足够让人肃然起敬,吴华的三轮车还在凯里的街上跑,慢,也稳,像他这一辈子一样。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西部文明播报——1996年,贵州保安殴打残疾人,警察赶到后,才知残疾人身份不简单

0 阅读:0
幽默风趣乐开怀

幽默风趣乐开怀

幽默风趣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