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李世民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看着25岁貌美如花的武则天,不放心的问:“朕死之后,你当如何?”武则天回答了八个字,巧妙地保全了自己。 “皇帝走到头,美女还娇艳。”公元649年那会儿,唐太宗李世民眼看就要驾鹤西游了,咱们25岁的武则天小姐姐呢,正站在人生的大岔路口上琢磨往哪儿迈腿呢。十四岁就进了宫,冷板凳一坐就是十二年,这后宫里的弯弯绕绕她可是门儿清,愣是把一颗小心脏锻炼得跟钢铁似的,死活不想当个平庸之辈。李世民躺在床上,喘着粗气,但眼神还是犀利得很。他瞅着眼前这个长得漂亮、心眼儿又多的姑娘,心里头直犯嘀咕。听说她驯马那叫一个狠,跟太子李治之间也眉来眼去的。眼看就要咽气了,他试着问了句:“朕要是蹬腿儿了,你咋办?” 武则天的指甲悄悄掐进掌心,疼得人一激灵。 她知道这问话藏着刀呢。先皇驾崩,没生过娃的妃嫔要么殉葬,要么去感业寺当尼姑。殉葬是不敢想的,去寺庙?青灯古佛熬到白头,那还不如让她死了痛快。可这话不能说,李世民最烦女人争强好胜,当年她驯马时说“先用铁鞭抽,不服就用铁锤砸,再不服直接用刀捅”,就把老头吓得够呛。 她缓缓跪下去,裙摆扫过床脚的尘埃。 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像春日里拂过湖面的风:“臣妾愿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八个字,每个字都带着股子认命的温顺,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李世民盯着她的脸,看了足足有三炷香的功夫。 他想起这姑娘刚进宫时,眼神亮得像星星,敢跟他讨论《孙子兵法》,说起来头头是道。现在那双眼睛里全是雾气,瞅着就可怜。他慢慢松了口气,枯瘦的手在被面上划了划,没再说啥。在他看来,一个愿意去当尼姑的女人,再折腾也掀不起啥浪。 可他没瞧见,武则天垂着的眼睑下,藏着点别的东西。 那是十二年来在后宫摸爬滚打练出的本事——该低头时绝不抬头,该藏锋时绝不露刃。她知道李世民多疑,更知道太子李治对自己那点心思,只要能活下来,就有机会。感业寺咋了?寺庙的墙再高,还能挡住人心不成? 李世民驾崩那天,武则天跟着一众无子女的妃嫔往感业寺去。 马车碾过长安的青石板,她撩开帘子最后看了眼皇宫的角楼,心里头默念着那八个字。旁边的妃嫔哭哭啼啼,她却嘴角带笑。有人说她心硬,皇帝刚死就笑得出来,她只当没听见。眼泪这东西,在宫里最不值钱,有那功夫哭,不如想想咋熬到出头之日。 感业寺的日子清苦得很。 粗布衣裳磨得皮肤疼,早晚敲钟念经,手指头都按出了茧子。可武则天没闲着,借着给附近尼姑庵送经文的由头,总往宫外跑。她知道李治登基后定会来感业寺祭拜,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果然,第二年春天,李治就来了。 两人在佛像前撞见,武则天哭得梨花带雨,说自己“日夜思念陛下,却不敢有丝毫妄念”。李治本就对她有情,被这么一哭,心都化了。回去就找了个由头,把她接回了宫。 再后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武则天从昭仪做到皇后,最后干脆自己当了皇帝,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份的女皇帝。有人说她当年在李世民面前说的是谎话,可细想想,“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也不算全错——她确实在感业寺待过,只不过没“了此残生”,反倒活出了另一番天地。 这八个字,妙就妙在真假掺半。 既给了李世民一个放心的答案,又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比起那些要么硬刚要么认命的女人,武则天太懂啥叫“曲线救国”了。有时候,低头不是认输,是为了跳得更高。 信息来源:《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资治通鉴·唐纪》相关记载整理
公元649年,李世民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看着25岁貌美如花的武则天,不放心的问:“
勇敢小妹
2025-07-30 12:35: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