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泽连斯基的“感谢中国”外交魔术,藏着多少地缘政治算计?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社交媒体账号,突然变成了一架地缘政治信号发射器,而中国成了他最新锁定目标。当地时间10月30日,乌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社交媒体账号,突然变成了一架地缘政治信号发射器,而中国成了他最新锁定目标。

当地时间10月3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上演了一出“感谢中国”的戏码。根据他的说法,乌克兰对外情报局局长奥列格·伊瓦先科向他汇报了中方对于俄乌冲突的态度和近期计划,并强调中国在阻止冲突不断持续扩大方面 “至关重要” 。

泽连斯基随即表示:“感谢所有(向乌克兰)提供帮助的人!” 这番看似平常的感谢,却在外交圈掀起了不小波澜。

01 外交魔术:泽连斯基的“感谢”战术

泽连斯基的这番“感谢”,绝非一时兴起的社交媒体发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话术魔术。

这位乌克兰总统巧妙地使用了“假设已成事实”的修辞策略,试图通过公开致谢营造中国已站在乌克兰一边的假象。这种手法在外交博弈中并不罕见,但泽连斯基的运用可谓娴熟。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表态与乌克兰外长瑟比加的行动形成了完美配合。在同日与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的发布会上,瑟比加直接喊话中国,声称中方可以 “发挥更积极作用” ,因为 “中国有足够手段来影响俄罗斯”。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套外交组合拳打得漂亮,但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却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02 数字游戏:制裁下的500亿美元损失之谜

泽连斯基在感谢中国之余,还不忘晒出他的“制裁成绩单”,宣称俄罗斯因最近实施的制裁而遭受巨大损失,仅石油部门的限制就可能导致该国每年损失超过500亿美元。

这一数字确实令人震惊,但其背后有多少水分?

仔细分析泽连斯基的表述,他声称已获得 “初步详细情报评估” ,分析了伙伴国新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并放话伙伴国的制裁措施将加强。

他特别提到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供应能防止任何动荡或价格飙升,显然是回应俄罗斯关于制裁会导致全球能源市场混乱的警告。

然而,数字在外交斗争中往往只是工具。回溯到10月2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俄能源部门实施新一轮严厉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卢克石油与俄罗斯石油被纳入限制范围。

泽连斯基随后称,这些制裁将使俄罗斯每月减少5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 math.power(50, 12) = 600亿美元,与500亿美元的年损失大致吻合。

03 战略焦虑:乌克兰的“东西摇摆”困境

泽连斯基突然向中国抛出橄榄枝,折射出乌克兰在东西方之间的战略焦虑与定位困境。

一方面,西方援助的可持续性令基辅担忧。尽管欧盟刚于10月22日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但欧洲自身的能源和经济困境已开始影响其支持乌克兰的能力和意愿。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对俄制裁虽然严厉,但其单边主义倾向和不可预测性也让乌克兰感到不安。

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试图通过打“中国牌”来为自己创造更多战略空间,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西方一个篮子里。

有分析认为,泽连斯基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特朗普政府出面与中国谈判,达成减少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协议,从而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

04 中俄默契:同步互动的信号意义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泽连斯基“感谢中国”的同一天,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在莫斯科会见了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孙霖江,双方讨论了后苏联空间局势,包括乌克兰危机调解事宜。

这一时间上的巧合,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俄之间的沟通渠道依然畅通,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协调并未受西方舆论战的影响。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一贯明确且稳定——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致力于停火止战、劝和促谈。这种中立立场不会因泽连斯基的“感谢战术”而轻易改变。

05 能源博弈:全球石油市场的权力重组

泽连斯基对俄罗斯石油收入的关注,揭示了能源在这场冲突中的核心地位。新一轮制裁已经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

为遵守美国新制裁,印度炼油企业正准备大幅削减俄石油进口量,这可能为印美达成贸易协议扫除一大障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对印度的石油供应预计将降至接近零的水平。

俄罗斯油轮“Furia”号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10月29日,这艘正驶往印度的油轮突然改变航线,如今在波罗的海闲置。分析指出,这表明美国的新制裁已经开始影响俄罗斯的石油供应。

更令俄罗斯担忧的是,美国和欧盟正在酝酿把俄油价格上限从60美元砍到45美元,这将直接压缩俄罗斯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供应确实可以防止市场动荡或价格飙升,使俄罗斯难以通过能源武器反制制裁。

06 前瞻:泽连斯基的豪赌与中国的定力

泽连斯基的“感谢中国”战术,本质上是一场高风险的地缘政治豪赌。

一方面,他试图通过舆论操作拉中国下水,至少在国际社会制造中国立场有所松动的印象;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借此向西方传递信号,表明乌克兰并非只有单一选择,从而在争取援助时获得更多筹码。

然而,这场豪赌面临着一个根本性挑战:中国的战略定力。

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成熟且一贯的,不会因外部的话术或压力而轻易改变。外交部曾多次驳斥关于中国向俄提供军事支持的指控,指出美方迄今未给出任何实质性证据。

在俄乌冲突中,中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一直致力于停火止战、劝和促谈。中国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

泽连斯基的“感谢”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短暂涟漪,而真正的 diplomacy 却在静水流深的官方渠道中持续进行。俄罗斯外交部通报,俄副外长加卢津与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孙霖江在10月30日——正是泽连斯基发布感谢帖的同一天——讨论了乌克兰危机调解事宜。

一场围绕中国的外交争夺战已经打响,而北京似乎早已决定按自己的节奏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