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啥愿意把高铁技术卖给中国?不是他们“善”,而是被中国市场“逼”的! 200

全球资讯谈坊 2025-07-16 13:08:45

西方为啥愿意把高铁技术卖给中国?不是他们“善”,而是被中国市场“逼”的! 2004年,中国高铁刚起步,技术基础薄弱,但国家决心已定:要建“四纵四横”高铁网,连接全国,可问题来了:技术从哪来?自己研发?时间太长;直接买?西方巨头攥着核心技术,根本不卖。 中国想了个“狠招”:用市场换技术——公开招标140列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订单,但条件是:中标企业必须转让技术,并帮助中国建立本土化生产线。 当时欧洲高铁网大体建成,日本新干线趋于饱和,美国甚至不见高铁踪影,中国这140列订单,其量相当于全球市场数年的总和,于西方企业而言,堪称“救命稻草”。 招标刚开始,西方企业还端着架子,西门子开价每列动车组3.5亿元人民币,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还拒绝联合生产;川崎重工稍“客气”,但条件也苛刻。 但中国早有准备:同时邀请多家企业竞标,制造“内部竞争”,结果,西门子因报价太高,第一轮就被淘汰;阿尔斯通和川崎重工虽然中标,但被要求大幅降价,并承诺“技术全转让”。 更狠的是,中国还规定:中标企业必须和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培养中国工程师,甚至允许中国“消化吸收”后再改进。 西方企业一开始还犹豫,但看看手里的订单,再看看空荡荡的全球市场,最终只能咬牙答应,毕竟,签订单,连汤都喝不上,签了订单,至少还能分一杯羹。 西方企业以为,技术转让后,中国最多当个“组装厂”,核心部件还得依赖进口,但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学习能力。 如今,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占全球2/3,技术出口到印尼、泰国、匈牙利等国,连西门子、阿尔斯通都反过来和中国合作——当年他们“卖技术”,现在得“买技术”了。 西方当年转让高铁技术,哪是“善”?分明是“穷”,全球市场没活干,只能靠中国订单“续命”,而中国呢?用市场当“武器”,把技术当“筹码”,既拿到了核心技术,又培养了本土产业链,最后还反超了西方。 现在中国在新能源、5G、芯片等领域也在重复“高铁模式”,用市场吸引技术,用学习反超对手,未来只要坚持“开放+自主”,中国科技还怕谁卡脖子?毕竟当年西方能“卖技术”,现在就得“买技术”,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全球资讯谈坊

全球资讯谈坊

在坊中,分享国际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