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若身体出现这5种现象,说明你已不适合喝酒,要及早戒酒   老刘是个热爱生

夜安玩转养护 2025-02-24 17:54:55

喝酒后,若身体出现这5种现象,说明你已不适合喝酒,要及早戒酒   老刘是个热爱生活的中年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喝上一杯。 他总觉得生活需要些“小乐趣”,偶尔喝酒没什么影响,直到最近每次喝酒后,他都觉得头昏眼花,胃里翻腾不适,甚至连走路都不太稳了。朋友们劝他别喝了,他却摆摆手说:“我身体好着呢,不过是酒劲上头。”可老刘不知道,身体早就开始对他敲警钟了。 那么,喝酒后身体出现哪些“信号”,说明你已经不适合再喝了?如果这些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应该怎么戒掉这“任性的快乐”? 若身体出现这5种现象,说明你已不适合喝酒 喝酒这件事,很多人觉得是生活的一部分:聚会得有,心情好要喝点,心情不好更要来两杯。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时候你的身体其实已经不喜欢酒精了,只是你自己没当回事。其实人不是天生就能一直喝酒的,有时候身体会给你信号,提醒你“别喝了”。具体有哪些信号呢? 第一个信号是喝酒时脸特别红。 很多人以为喝酒脸红是因为酒量小,但这不是“酒风好”,而是因为身体缺少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的东西,酒精无法正常分解,体内的乙醛堆积就会脸红上头。这种情况并不“健康”,因为乙醛其实是毒素,长期积累可能还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如果你每次喝两口就满脸通红,说明身体已经受不了了。 第二个常见现象是喝酒后头晕厉害或者疲惫得只想倒头睡。 很多人以为是“喝多了”的正常反应,但其实这是你的神经系统被酒精麻痹了。酒精有镇静作用,如果每次喝完都变成这种状态,那是你的神经直接对酒精亮“红牌”了。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神经系统恢复得慢,就更容易受到伤害。 第三个信号是胃部不适,甚至喝完酒胃疼。 很多人喝酒时不注意保护胃,其实酒精是最爱伤胃的。它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炎症或者损伤。有些人喝完酒总喊胃里“烧得慌”,这可不是小事。如果每次入口的酒都像在胃里“放火”,那说明你的胃已经不愿意合作了。 第四是喝完酒总感觉胸口发闷,甚至喘不过气。 这可不只是喝多了的表现,尤其是对中老年人,这种胸闷可能和心血管有关。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但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如果你老觉得呼吸不顺畅,那就得警惕了,千万别继续“赌”自己的身体。 第五个信号是手抖、出冷汗或者四肢发麻。 很多人喝完酒后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住手抖,这并不是因为“喝太嗨”,而是酒精可能已经伤害了你的末梢神经。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最好赶紧停掉酒,千万别觉得“没事,就是酒劲儿还没下去”。 经常有人说“酒喝多了是人醉,酒喝不动了是酒醉你”,其实这句话挺对的。当你的身体一次次出现这些反应时,它不是在和你开玩笑,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请求你:别再喝了。能听懂身体的“语言”,才是真爱惜自己。身体毕竟只有一个,喝酒的乐趣一时过了,可健康是用一辈子来过日子的。 如何戒酒 戒酒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戒酒。不少人喝酒是习惯使然,比如下班了不喝一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有人是为了社交撑场面,有酒才有话题。想要彻底戒掉这些酒精带来的“存在感”,就需要先问一问自己:喝酒究竟给了你什么,又夺走了你什么? 专门找个时间好好算算这笔账,把每次喝酒后的身体不适记下来,再列出自己理想中的健康生活是什么样的。喝下一杯酒能让你开心一时,可后面两天的胸闷、胃烧、头晕,真的值得吗?把这些写出来,扔给自己一份清单,动摇对酒精的留恋,从心理上为戒酒铺路。 有些人觉得扛着戒,干脆一滴不再喝,其实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断崖式戒酒”。这种方式对酒瘾较重的人可能反而有反作用,引发身体不适。所以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逐步减少酒量,比如本来一天一瓶啤酒的量,控制成一杯,再改成隔天喝一点,再到控制住一周只喝一次。慢慢减轻对酒精的依赖,身体适应起来也不会那么难受。 为了让戒酒的过程不那么枯燥,给自己找点能代替喝酒的事做。喝酒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还是一种情绪发泄的方式,尤其是心里压着些烦事的时候。不如试试用其他方式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出门散散步、运动、学点新爱好,甚至大口喝点果汁或者茶代替那种“杯子在手”的习惯。慢慢你会发现,不靠酒精也能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

0 阅读: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