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潜伏在日寇“心脏”的地下党施亚夫刚回到家,伪副师长的妻子就找到了他,

熹然说历史 2025-02-18 00:11:23

1944年,潜伏在日寇“心脏”的地下党施亚夫刚回到家,伪副师长的妻子就找到了他,悄悄对他说道:“今天我在师长家打麻将时,听师长夫人说,日军怀疑你是新四军,你可要当心啊!” 施亚夫,原名施满侯,江苏南通人。早在他13岁那年,就已经外出闯荡社会,干起了纱厂的拾筒工。后来,他改名王生,投身革命,参加了红四军,不久就凭着灵活的头脑和打仗不要命的劲头,升到了营长,还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不过让施亚夫名声大震的,还是他在1941年接受组织交给的一个特殊任务。那一年,党组织指示他打入汪精卫伪政权的高层,担任伪第七师的师长,目的就是要搜集日伪的情报,支援新四军的抗日斗争。施亚夫接受任务后,马上就黑进了南通汉奸的大本营,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投日的伪军师长。 这个当了伪军师长的施亚夫,表面上对日本人唯唯诺诺,对汪伪政权阿谀奉承,但暗地里却是运筹帷幄,和新四军里应外合。他假借跟日伪高官下棋、喝酒的机会,打入敌人内部,提前获知了日军的许多重要情报,再秘密传递给新四军,为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好景不长,施亚夫的身份终究还是被日本人怀疑上了。1944年初,驻扎在南通的日军少将小林信男对伪军高层进行了清洗,不少伪军高官接连遭殃。小林信男盯上了施亚夫,认为此人来历不明,很可能是新四军安插在伪军中的卧底。 随着施亚夫所在的伪第七师被撤销,他本人也被降职为新组建的伪第三十四师的参谋长。施亚夫感到大事不妙,自己多年的卧底身份恐怕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就在他冥思苦想之际,伪军副师长的妻子悄悄来到他家,告诉他在伪军师长家听到的那番话,更加证实了他的担心。 施亚夫知道事情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他马上通过秘密渠道,向党组织汇报了自己面临的危险处境。组织了解情况后,立即指示施亚夫制定起义计划,以便在形势进一步恶化前先发制人。 接到组织指示,施亚夫开始暗中筹划起义事宜。他利用职务之便,与部下中的地下党员和进步分子取得联系,秘密发展起义力量。同时,他还借口外出打猎,到郊外的一个隐蔽地点,与苏中军区领导叶飞接头,商讨起义的具体方案。 经过慎重考虑,施亚夫决定利用日军尚未掌握确凿证据的时机,先下手为强,发动武装起义。起义日期初步定在1月11日,届时新四军部队将从外部接应,并给予有力支援。施亚夫当即着手部署,对参与起义的部队进行秘密动员,并为他们准备好武器弹药。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1月4日,施亚夫突然得到消息,日军将提前在6日对伪军进行清洗,届时自己可能会首当其冲。形势万分危急,施亚夫当机立断,决定将起义行动提前到5日凌晨。 施亚夫连夜赶往新四军驻地,与叶飞再次碰头,请求将配合起义的部队也一并提前。叶飞表示组织将全力支持施亚夫,并且已经派遣部队在南通城外严阵以待,一旦起义开始,将立即发起进攻,越城接应起义部队。 双方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军少将和伪军师长突然邀请施亚夫到师长府邸打麻将喝酒。施亚夫心里一惊,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日军设下的圈套。 不去吧,无异于自曝其短,去吧,又像是羊入虎口。施亚夫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赴宴。他心里有了打算,把带队起义的任务交给两个得力助手,自己则孤身犯险,去赴这场鸿门宴。 施亚夫来到师长府邸,发现日军少将和伪军师长都在,几个人表面上有说有笑,推杯换盏,但暗流涌动,针锋相对。酒过三巡,施亚夫借口醉酒,要请司机送他回家。师长马上答应,还特意叮嘱司机,一定要将施亚夫安全送到。 司机没想到,这一路上他也成了施亚夫策反的对象。施亚夫先是跟他拉家常,说起老家的情况,然后话锋一转,谈到日本鬼子如何如何欺负中国人。司机连连点头,对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就在谈话间,车到了城门口。施亚夫对守城的伪军喊话,就说师长有紧急军情,让自己连夜出城办事。伪军见是师长的车,也不敢怠慢,当即开门放行。就这样,施亚夫顺利出了城,和接应的新四军会合了。 与此同时,留在城里的起义部队也行动了。他们秘密包围了日军指挥部和其他重要据点,发起突然袭击。双方激战数小时,起义部队占据上风,日伪军节节败退。 天亮时,人们发现南通城里插满了青天白日旗,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民众和胜利的起义部队。施亚夫也率领援军回到了城里,与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一仗,共有2000多名伪军起义,一举扭转了南通的军事形势。 事后,组织上给施亚夫记了一等功。在嘉奖令上,这样写道:"施亚夫同志受组织指派,长期潜伏在敌人内部,表现机智勇敢,出色完成任务,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予嘉奖。"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施亚夫的高度评价和信任。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