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以请假回家探亲为由,偷偷跑到老山前线救治伤员战

熹然说历史 2025-02-14 22:10:54

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以请假回家探亲为由,偷偷跑到老山前线救治伤员战士,探亲假快到期时,她却给医院写信说不回去了,医院以党性要求她回去,谁料,刘亚玲却说:“哪怕开除我 的党籍,我也不坚决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 1984年大学毕业,刘亚玲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分配去北京301总医院工作的机会。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刘亚玲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去祖国最需要她的地方-----云南老山前线,成为一名野战女护士。 当时正值中越边境战争时期,云南老山前线硝烟弥漫,部队急需医护人员。 文山军医院是离前线最近的一所野战医院。 刘亚玲刚到医院时,根本没有时间适应,就被紧张的工作氛围所包围。 每天都有大批伤员从前线送来,他们或负伤,或身患烈性传染病,都亟需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刘亚玲不分昼夜地工作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 她细心照料每一位伤病员,用娴熟的护理技术减轻他们的痛苦。 刘亚玲意识到,野战医院虽然已经很靠前了,但还是离战场太远。 要想最大限度地抢救伤员,就必须深入战火最前沿。 她多次向医院领导申请调往前线营连的救护所。 可领导考虑到刘亚玲是一名年轻女同志,环境艰苦,危险性大,始终没有批准。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刘亚玲奔赴前线的决心。 1986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来临。 当时,47集团军的一个师奉命赴老山前线轮战,行军路线正好经过文山。 刘亚玲得知这个情况后,心里默默盘算起来。 她主动请缨去47军驻地慰问师部首长,一番话把首长说得热泪盈眶。 首长被刘亚玲的真诚打动,答应把她带到前线。 刘亚玲喜出望外,连忙跑回医院,以探亲的名义请了一个月的假。 部队行军途中,刘亚玲冒着炮火抢救伤员的事迹不胫而走。 刘亚玲被分配到一个营连救护所工作。 在这里,刘亚玲真正见识了战争的残酷:救护所里经常是血肉模糊的一片,到处都是哀嚎遍野的伤员。 但刘亚玲没有退缩,她知道伤员就是她的天职。 刘亚玲不分昼夜地工作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 由于身处战场,很多抢救只能在野外帐篷里进行。 刘亚玲经常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顾不上吃饭喝水,连轰炸都置之度外,全身心扑在抢救伤员上。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原本请假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医院捎来了催促刘亚玲归队的信。 刘亚玲看着躺在身边的一个个伤员,心情无比矛盾和纠结。 医院在催她回去,可前线伤员不能没有她啊。 于是,在百感交集中,刘亚玲给医院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刘亚玲恳切地表达了自己留在前线的心愿。 她说,前线救护所人手严重不足,自己的离开势必会影响伤员的救治,恳请组织批准自己继续留在前线工作。 医院收到信后,领导们大为震惊。 一个小姑娘,远离家乡,千里迢迢跑到前线,本已令人钦佩不已,没想到现在又主动要求继续留在前线。 但领导们转念一想,刘亚玲再勇敢再无私,也终究只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姑娘,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恐怕难以适应。 再者,刘亚玲已经擅离职守,再不回来恐怕要受处分。 于是,医院领导再次发信,强硬地要求刘亚玲立即返回医院。 谁知,这一次,向来温顺的刘亚玲却显示出了另一面。 她给医院回了一封掷地有声的信。 在信中,她正色写道:"在前方,一分一秒都关系到战士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离开呢? 哪怕你们开除我的党籍,我也决不回去,除非你们抬我的尸体回去!" 医院领导收到刘亚玲的回信,一下子炸开了锅。 有的人说刘亚玲太不懂规矩,简直是在和组织对着干;有的人则说刘亚玲是理想主义蒙蔽了双眼,根本不顾及自身安危。 但不管众人如何议论,刘亚玲的意志都没有动摇。 在1987年1月5日的一场激烈拔点战斗中,刘亚玲冲到阵地最前沿,一边抢救伤员,一边指挥战士转移。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她身旁炸开,刘亚玲被炸伤,鲜血顺着腿淌了下来。 但刘亚玲浑然不觉,依然坚持战斗在抢救伤员的最前线。 整整20多个小时,刘亚玲都奋战在救护所里,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伤口。 她用绷带简单包扎了一下,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当文山军医院领导得知刘亚玲救死扶伤的英勇事迹后,他们也为之动容。 他们意识到,刘亚玲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伤员着想的崇高品质,正是一名军医所应具备的。 对于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同志,组织上又怎能斤斤计较她的请假手续呢? 于是,医院领导主动联系刘亚玲,表示理解和支持她的选择。 他们还派人前往前线看望刘亚玲,并为她送去了慰问品和药品。 刘亚玲看到组织的关怀,热泪盈眶,她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为部队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从1986年到1988年,整整两年时间里,刘亚玲先后6次进入一线阵地,出入14个阵地,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据不完全统计,她共抢救各类伤员130余人。 1987年,刘亚玲光荣地出席了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被大会授予"全军学雷锋标兵"光荣称号,并被记一等功。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