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名索马里海盗,劫持了一艘俄罗斯油轮,船上装有72万桶中国公司订购

熹然说历史 2025-02-13 23:11:06

2010年,11名索马里海盗,劫持了一艘俄罗斯油轮,船上装有72万桶中国公司订购的石油,价值4亿人民币! 这个俄罗斯油轮叫"莫斯科大学号",隶属于一家叫现代商船公司的俄罗斯国企。 2010年5月初,它从苏丹出发,预备穿过亚丁湾,把8.6万吨的原油送到中国的宁波港。 这些原油可都是中石化订的货,总价值超过4个亿人民币呢。 按理说,这种大单生意,又是在亚丁湾这个海盗出没的"危险水域",俄罗斯人应该会找几艘军舰在旁边保驾护航的。 可"莫斯科大学号"偏偏运气不好,那天正赶上护航名额全部满员,船长一算,要是再等军舰护送,船期就要误点了。 船期一误点,违约金少不了,得不偿失啊。 船长是个有经验的海员,他寻思着索马里海盗再猖狂,应该也不至于明目张胆地去招惹俄罗斯的船。 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单枪匹马杀过亚丁湾。 5月5日,"莫斯科大学号"在印度洋上慢悠悠地航行着,船上23个船员该干啥干啥,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殊不知,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3艘小艇正慢慢向他们逼近。 小艇上的不是别人,正是索马里海盗。 海盗们早就盯上了这艘看似"肥羊"的大船,尤其是看到船上飘扬的利比里亚国旗,更是两眼放光。 要知道,利比里亚在非洲可是出了名的"小国寡民",这种国家的船向来是海盗们的首选目标。 海盗们手持AK-47,腰间别着手榴弹,脚边还放着火箭筒,气势汹汹地靠近了油轮。 等到船长反应过来,对方已经近在咫尺,船长赶紧下令最大速度前进,同时向各方发出求救信号。 但为时已晚,海盗们的RPG火箭筒"嗖"地一声,就击中了船上的一个雷达天线。 原本指望大海捞一票的海盗们,登上这艘油轮后却吃了一惊。 他们发现,船上到处都是俄罗斯国旗和中国国旗,这才意识到自己捅了个大篓子。 可都到这一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狗急还跳墙呢,何况人急了。 海盗们横下心来,决定破罐子破摔,先把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再说。 眼看海盗气势汹汹,油轮船长也是个机灵人。 他二话不说,命令全体船员撤进事先准备好的安全舱,然后"嘭"的一声锁上了舱门。 同时,他还暗暗关停了油轮的动力系统。 此时此刻,无论海盗们在外面如何叫嚣,船员们就跟躲在铁桶里似的,只要舱门拴住,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海盗在甲板上转了一圈,除了满眼的铁皮铜管,啥值钱的都没找着。 他们把目标对准了船员藏身的安全舱,先是一顿狂轰滥炸,可坚固的舱门纹丝不动。 他们又想方设法切割舱门,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在舱门上割了个小口子。 透过小口子往里瞧,海盗惊讶地发现,船员们已经用桌椅板凳垒成了防御工事,而且还有人举着简易的长矛防卫。 一番折腾下来,海盗和船员陷入了僵持。 海盗在外面威逼利诱,时而开枪扫射,时而劝降。 船员躲在里面严阵以待,就是不开门。 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都在等待时机。 而远在莫斯科的俄罗斯总统办公室里,一场跨国营救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就在海盗和船员僵持不下的时候,"莫斯科大学号"油轮发出的求救信号,已经传到了各国海军的耳朵里。 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是美国海军的一架直升机。 直升机在油轮上空盘旋,很快确认海盗已经登船,但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把情况汇报给了最近的一艘俄罗斯军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 消息传到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立即下达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解救人质,同时要求俄罗斯海军部长亲自指挥行动。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接到命令后,立即全速驶向事发海域,同时准备特种部队。 由于路途遥远,驱逐舰花了将近一天时间才赶到现场。 到达后,俄罗斯海军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先派出一架直升机对油轮进行侦查。 此时,海盗头目察觉事态严重,他们犯的是俄罗斯的船,惹的是俄罗斯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头目琢磨着,与其硬碰硬,不如先谈判,说不定还能捞到点好处呢。 于是,海盗头目指挥手下,把船员当作人质,准备与俄罗斯人谈判。 同时,他还命令一部分海盗藏在阴暗处,伺机发动突袭。 可俄罗斯人哪是吃素的? 直升机的热成像仪很快就侦察到,油轮上一共有11名海盗,没有人质被挟持,这是一个良机! 俄罗斯海军当机立断,决定发动特种部队突袭。 16名特种兵分成2组,一组乘坐快艇,准备强行登船;另一组乘坐直升机,在空中火力掩护。 海盗见势不妙,妄图用RPG火箭筒打下直升机,可面对训练有素的特种兵,他们就像三脚猫挠痒痒,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特种兵的子弹像雨点般落在海盗身上,转瞬间,甲板上就横七竖八躺了一片。 有几个海盗想跳海逃命,刚跳下去就被快艇上的特战队员一网打尽。 仅仅22分钟,行动就宣告结束。 俄方一个士兵都没伤亡,海盗一个头目被击毙,10个喽啰被生擒,这场营救堪称完美。

0 阅读:1007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