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有多厌恶妻子:故意给儿子起了晦气的名字,不想多年后竟应验! 1912年的

熹然说历史 2025-02-14 22:10:54

徐悲鸿有多厌恶妻子:故意给儿子起了晦气的名字,不想多年后竟应验! 1912年的一天,17岁的徐悲鸿被父母叫到了床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已经给你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咱们村里的一个姑娘,人品很好,将来你们就一起过日子吧。 徐悲鸿听完父母的话,心里十分不情愿。他从小就向往自由恋爱,希望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而不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可是在那个年代,儿女的婚姻大事基本上都由父母做主,徐悲鸿再不情愿也无力反抗。 徐悲鸿踏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婚之夜,他和妻子圆了房,但之后的日子里,徐悲鸿对妻子的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冷淡。他总觉得这个妻子与自己不是一路人,无法理解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 在徐悲鸿眼里,他的妻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整天只知道操持家务,缝缝补补,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枯燥生活。和妻子在一起,徐悲鸿感到憋闷和压抑,他的心始终向往着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 为了逃避这段让他感到窒息的婚姻,徐悲鸿经常以求学和卖画为由离家,一走就是大半年。他去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谈论艺术,探讨人生。每当徐悲鸿置身于这样让他感到心潮澎湃的环境中,他就更加厌恶自己那个偏僻落后的家,厌恶和自己毫无共同语言的妻子。 久而久之,徐悲鸿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妻子虽然心里难过,但也无可奈何,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寂寞,操持家务,苦等丈夫回来。 就这样,徐悲鸿和妻子的婚姻生活越来越疏远。1915年的一天,徐悲鸿在外求学时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信中说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母子平安。 在旁人看来,有了儿子是天大的喜事,可徐悲鸿却并不这么认为。对他而言,这个儿子无异于妻子给自己套上的又一个枷锁,让他更加不得自由。 徐悲鸿心有不满,提笔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劫生",意思是说这个孩子是"遇劫而生",是个不吉利的存在。他希望通过这个晦气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这段婚姻和儿子的厌恶之情。 家人收到儿子的名字后都很不高兴,认为这个名字太不吉利。可徐悲鸿却不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要叫这个名字,谁劝也不听。 在徐悲鸿的坚持下,儿子就叫了"劫生"这个不祥的名字。而徐悲鸿依然我行我素,很少回家看望妻儿,对这个儿子也是爱搭不理,视如陌路。 时光飞逝,转眼间劫生已经四五岁了。让徐悲鸿没想到的是,儿子劫生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拿起笔来信手涂鸦,画出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他酷爱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徐悲鸿看到儿子的画,心里既惊讶又欣喜。他发现儿子继承了自己的绘画天分,说不定将来能成为一个不得了的画家。于是,他开始重视起这个儿子来,亲自教他画画,手把手地传授技艺。 为了表达对儿子的重视,徐悲鸿还给儿子改了个新名字,叫"吉生",寓意吉祥、幸福。他希望儿子能走上艺术的道路,前程似锦,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吉生的画艺突飞猛进,俨然已经初具画家的风范。徐悲鸿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许,他感觉儿子就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徐悲鸿为儿子的前途感到欣慰时,不幸的消息传来,吉生染上了疾病,时日无多了。 徐悲鸿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憔悴了下去。他赶紧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但是病魔却无情地吞噬着吉生稚嫩的生命。 吉生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奄奄一息。他虚弱地望着父亲,喃喃地说:"爸爸,我好想画画啊,可是我的手抬不起来了。" 徐悲鸿握着儿子的手,强忍泪水,说:"吉生,你要坚强,一定要好起来啊。等你病好了,爸爸就带你去外面画画,我们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可是天不遂人愿,吉生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七岁,他就这样夭折了,再也无法画画了。 吉生的死,对徐悲鸿打击很大。他悲痛欲绝,痛不欲生。他抱着儿子的遗体,泣不成声,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给儿子起那个不吉利的名字"劫生",难道就是这个名字,让儿子应了"劫",短命早夭? 徐悲鸿想起儿子生前的点点滴滴,想起他天真烂漫的笑脸,想起他拿着画笔专注画画的样子,心如刀绞。他恨自己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没有好好爱护儿子,反而给了儿子一个晦气的名字,害了儿子的一生。 吉生的死,也让徐悲鸿的妻子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她本就身体羸弱,再加上伤心过度,没过多久也撒手人寰,追随儿子而去了。 徐悲鸿痛失爱子,又失去妻子,心里的创伤久久无法平复。他常常独自一人对着儿子的遗像发呆,泪流满面。他感到人生的悲凉和无奈,感到命运的捉弄和嘲讽。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