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苦难远超我们普通人,更为要命的是,他对人生苦难的意识感是异常沉重的。就

史文故事说 2025-02-13 16:54:38

苏轼的人生苦难远超我们普通人,更为要命的是,他对人生苦难的意识感是异常沉重的。就是说,他的心灵世界远比普通人更加脆弱。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苦难发展到对人生的厌倦程度。 面对无常之人生,他曾经多次说自己:“吾生如寄耳。”人生是无常的,我接受这种无常,我本来也是一个毫无心灵归宿的人。我的人生无论在哪个阶段,无论走到哪儿,仅仅是暂时寄存罢了。 元丰三年,他第一次遭遇流放式贬谪时就说:“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建中靖国元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说:“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 你看他,走到哪里,就把心寄在哪里。苦难来临,他用心体验,但从不抱怨。他从来不让自己的心灵有具体的归宿。无常本身就是心灵归宿。 他总是感叹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十五年间真梦里。” “万事到头都是梦。” 你看他从来不把心寄托于朝廷,也从来不去寄托于任何人。他把心寄托给自己的心,然后用心体验感受他生命中遭遇的一切,用心体验他遇见的一切。

0 阅读:0
史文故事说

史文故事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