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家公司要求员工写800至1000字的心得体会。有员工字数超了1398字,结果被罚款6990元。而且被罚款的人数很多,有381人,最低的也罚了15元。视频一出,引起了网友们的纷纷讨论。
素材来源于:后浪视频。
有一家上市公司开年时,开始强化员工制度,要求员工务必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执行,不能出差错。
过年期间,董事长发表了讲话,公司便以此为题材,要求员工围绕讲话内容写800至1000字的心得体会。
通知里明确说明,字数既不能少也不能超,否则将按照5元一字进行罚款,同时还强调感悟要深刻透彻,文字要精炼。
员工看到这样的规定后,心里五味杂陈。不过既然要求写,那就动笔吧。于是很多人侃侃而谈,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
可这一写,思维一旦打开,1000字根本不够用。很多人洋洋洒洒就超过了1000字,还自认为写得不错,也不想删减。随后互相询问同事们的情况,大家都说自己也写了1000多字,觉得删了就无法完整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便都作罢。
大家按照原稿交了上去,心想公司方面应该不会说什么,毕竟自己写得情真意切,何必在意那点字数限制呢。
可最后公司发布了一个通告,被罚款的竟然有381人。其中379人是因为字数超了或者不够而被罚款,另外两人是因为写得不够好,语言不够精炼,存在重复表述。
而且这罚款金额高得吓人,有十来个人都被罚了几千元,最高的一名员工罚了6990元,因为超了1398字。
大家看到这样的通知,都瞠目结舌。没想到公司来真的,真的要罚款。自己费尽心思写的心得体会,字数少了确实没办法完整表达想法,怎么反倒还被罚款了呢?心里很不服气。
但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待遇很好,即便不服气也不敢去找领导理论,于是就发出视频,想让大家评评理。
随后就有记者联系该公司,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方这样回答:开年重点是强化员工制度管理,正好年会的时候董事长讲了话,所以要求员工围绕董事长总结讲话以及新出台的管理制度写一篇800至1000字的心得体会,目的是考察员工的服从性。
结果很多人我行我素,字数超了或者不够的都不进行删减和补充,这严重影响了后续的管理,所以就按照之前通知的内容进行了罚款处罚。
网友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人说:“这样教条的制度会不会限制员工的思维呢?要是强调创新,这样管理出来的员工可能就缺乏创新精神了,因为一旦创新就很可能被罚。”
也有人说:“公司都出了通知,你不按照800至1000字来写,还故意违背规定,那你就该受罚。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事先说明了,你不按要求做,能怪谁呢?”
不过,更多的人表示不理解:公司有权力因为这种事罚员工的款吗?这样的罚款金额是不是太多了,合法吗?
1、公司是否有权罚款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授予公司对员工的普遍罚款权,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曾规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对职工有罚款权,但该条例已于2008年废止。
目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没有明确禁止企业罚款,但也未明确赋予企业此项权力,仅规定用人单位重要规章制度应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经“平等协商”制定且不违法的规章制度属企业自治范畴。
若公司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合法,即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且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同时已向员工公示或告知,在员工违反规章制度时,公司可依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但本案中,仅以心得体会字数超或不足就罚款的规定,是否合理且经合法程序制定存疑。
2、罚款金额是否合法
在劳动法律法规中,即使公司有合理理由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通常罚款也不得超过员工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案例中罚款金额最高达6990元,若该员工月工资较低,如此高额罚款很可能不合法。
即使罚款未超过月工资20%,若与员工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明显不匹配,或对员工基本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也可能被认定为不合理、不合法。
本案中员工写心得体会字数超或不足,未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高额罚款合理性存疑。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