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找到县长程世平说:“老程,你手头宽不宽裕,能不能借我个三四百?”程世平惊讶的看着焦裕禄说:“老焦,你这样子回老家,老娘看了不难受啊?” 共产党的官都应该像焦裕禄那样,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刻在骨子里。焦裕禄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永远怀念他。 1922年,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崮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文化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焦裕禄父母认识到这一点在他7岁那年送去上学,从小认真朴实的焦裕禄学习成绩很好。 11岁那年,家乡遭灾,11岁的焦裕禄不得不辍学,他也成了家里的小劳动力,除了种地以外他还兼职做些小生意,他卖过油也卖过烧饼,还随着乡邻卖过煤和下煤窑,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少年焦裕禄亲身体验人民疾苦。 当时正值社会动荡时期,焦裕禄渴望有一个组织能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然而他却对国民党不抱什么希望。 尤其是花园口决堤事件的爆发令河南山东大面积受灾,虽然蒋介石是以抗日的名义决堤,但是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直接的伤害就是1941年的大旱灾,百姓已经无力生存,却还要被国民政府逼迫纳捐,焦裕禄的父母就是众多百姓之一,被逼走投无路的父亲竟然当着焦裕禄的面悬梁自尽,国民政府在他心里的形象彻底崩塌。 随后的几年里,焦裕禄开始了漫长的逃荒生涯,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焦裕禄才重新回到博山老家。 这段时间焦裕禄意识到共产党才是给老百姓办实事的,不久之后有了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焦裕禄有一定文化水平,这在那个年代是很珍贵的,所以,入党后的焦裕禄一直被组织委派担任小领导,这段时间他也积攒了不少领导和管理经验。 建国后,焦裕禄被派往东北学习,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起重机厂进修,1956年底,焦裕禄干出了成疾,他成了洛阳矿山机器厂的车间主任,也是这段时间焦裕禄患上了肝病,为他以后的健康问题埋下隐患。 时间来到1962年底,焦裕禄终于到了与他紧密联系的兰考县,40岁的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县委书记,迎来人生最大考验。 兰考县位于河南开封,受历史问题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这座县城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的伤害,也被称为兰考县三害。 怎样整治三害是摆在焦裕禄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兰考县不是没有土地,只不过大部分被风沙侵袭,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造林防沙,有林就有地,有地就有粮,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 然而方案几句话,落地就要跑断腿。焦裕禄对上要汇报方案,对下要向当地人解释方案可谓劳心劳力,最主要的是初到兰考的焦裕禄只是第二书记,很多问题受到制约,但焦裕禄坚持着,他是吃过苦的人,更了解百姓心里所想。 治水的方案也很实际,夏秋两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治理。 治理盐碱地也相对简单,引进一些盐碱作物,让土地使用起来,时间久了盐碱地也能长出宝贝。 就这样,焦裕禄在兰考县忙活开了,他没日没夜工作,身体上的劳累和心理上的压力和劳苦,焦裕禄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腹部经常疼得直不起腰,他的肝病因为日积月累慢慢病变成肝癌。 即便如此,焦裕禄还是坚持工作。1963年底,焦裕禄身形消瘦,打眼一看就是病入膏肓的样子,可到了年底,焦裕禄想回家看看老母亲,可是一向清廉的他竟然拿不出路费来。 无奈之下,他只能与县长程世平说:“老程啊,你手头宽裕不,借我三四百,过年了,回家看看老娘。” 程世平惊讶地看着焦裕禄说道“老焦,钱不是问题,可你现在这个样子回家,老娘看着该有多难受啊!” 那时的焦裕禄已经骨瘦如柴,有点经验的人一看便知他命不久矣。果然,转年的5月份,焦裕禄最终没能抗过病魔的魔爪,年仅42岁。 焦裕禄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久流传下来,成为后世楷模。
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找到县长程世平说:“老程,你
史行途
2025-02-11 00:25: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