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只年幼的熊猫被人紧紧捆住四肢,塞进了囚笼,偷运到了伦敦动物园。在那里,它每天被狼狗撕咬,旁边的英国人却乐得哈哈大笑。
1937年,四川宝兴县的深山老林,对于熊猫“明”来说,是最后的自由时光。它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自称传教士的英国人,弗洛伊德·丹吉尔·史密斯,会彻底改变它的命运。
史密斯并非真正的传教士,而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盗猎者。他觊觎着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力衰微的年代,中国的国宝,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猎物。
当史密斯发现明和它的母亲时,这对熊猫母子正悠闲地在树上休憩。为了捕捉它们,史密斯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枪,对着明连开两枪。枪声划破了山林的宁静,也击碎了小明对人类的信任。
受伤的明从树上跌落,被史密斯残忍地抓住。它被塞进囚笼,即将踏上前往英国的漫长旅程。一路上,明不断挣扎,但换来的却是史密斯更加狠毒的鞭打。恐惧和绝望,在明幼小的心灵中扎根。
几个月后,明抵达了伦敦。史密斯将它高价卖给了伦敦动物园,换取了自己腰包的鼓胀。然而,对于明来说,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为了防止明逃跑,动物园给它戴上了沉重的铁链,剥夺了它所有的自由。更残忍的是,动物园为了取悦观众,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表演。其中,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熊猫斗恶犬”的戏码。
每天,饥饿的狼狗都会被放出,对着可怜的明撕咬。明虽然体型与狼狗相仿,但它毕竟还只是一只幼崽,根本无力抵抗凶猛的恶犬。
狼狗的利爪和尖牙,在明的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它拼命躲闪,却只能引来观众们更加肆无忌惮的嘲笑。
“咬它!咬它!”观众们兴奋地叫喊着,仿佛眼前的不是一场残忍的虐待,而是一场精彩的娱乐表演。
明在绝望中挣扎,它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渴望回到那片自由的山林。然而,它只能在铁笼中苟延残喘,忍受着无尽的痛苦。
除了“熊猫斗恶犬”,动物园还强迫明学习各种技能,比如用嘴衔着英国国旗,在全国各地的动物园巡回演出。只要明稍有不从,就会遭到饲养员的鞭打。
高强度的表演,早已让明精疲力竭。它本性温和胆小,喜欢独居,需要规律的作息。但在这里,它却被迫与人群接触,日夜颠倒,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在伦敦动物园的七年里,明饱受摧残,身心俱疲。1944年,一场暴风雪过后,这只背井离乡的熊猫,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年仅七岁。
明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那个年代,许多大熊猫被盗猎者偷运到国外,它们的命运都十分悲惨。有的在运输途中死去,有的在动物园里被虐待致死。
“国家不强大,国宝都受罪。”这句话,道出了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大熊猫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如今,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贝。许多国家为了能够租借一只大熊猫,不惜斥巨资建造豪华的熊猫馆,提供最好的食物和医疗条件。
大熊猫的待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外形可爱,更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有了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我们的国宝,再也不会受到欺凌。
“国强被人敬,国弱被人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不断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们才能保护自己,保护我们珍爱的一切。
明的悲剧,不应该被忘记。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