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内蒙古一小伙,被债主追债,逼得无路可逃时,他突然想起父亲说过:有困难时,藏到地窖可应急!他钻进去后,竟然真的发现了一块金牌!
“李献功,你今天要是再不还钱,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1999年,内蒙古索伦镇,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抽打在李献功的脸上,也抽打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几个凶神恶煞的债主堵在他家门口,恶狠狠地叫嚣着。
李献功躲在屋里,透过门缝,看着那些狰狞的面孔,浑身止不住地颤抖。他知道,这群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这几年,他做生意赔了个底朝天,欠下了两万块巨款。在那个年代,两万块钱,足以压垮一个普通家庭。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如今他已经走投无路。
突然,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就去地窖看看,那里有能帮你的东西。”
地窖?李献功心中一动。父亲去世前神神秘秘的,难道在地窖里藏了什么宝贝?
他顾不上多想,趁着债主们不注意,偷偷溜到后院,打开了地窖的入口。
地窖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李献功借着微弱的光线,四处翻找。地窖里堆满了杂物,坛坛罐罐,破旧农具,散发着陈腐的气息。
他几乎翻遍了整个地窖,却什么也没找到。难道父亲是在骗他?
就在他失望之际,无意中踢到了一个角落里的木箱。他打开箱子,里面竟然放着一块金灿灿的牌子!
金牌呈长方形,边缘圆润,上面刻着一些奇特的文字,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号。李献功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但他隐约觉得,这块金牌绝非凡品。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金牌,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握着一份希望。
他决定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人识货。
集市上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李献功小心地将金牌藏在怀里,四处打听。
“老乡,你见过这种东西吗?”他拦住一个路人,指了指怀里的金牌。
路人瞥了一眼,摇摇头:“没见过,看着像假的。”
李献功不死心,又问了几个人,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衣着朴素的老者引起了他的注意。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仔细地端详着一个古董瓷瓶。
李献功走上前,试探性地问道:“老先生,您是懂古董的?”
老者抬起头,看了李献功一眼,点点头:“略懂一二。”
李献功心中一喜,连忙从怀里掏出金牌:“老先生,您帮我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老者接过金牌,仔细地观察起来。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眼神中充满了惊讶。
“这应该是元代的圣旨金牌!”老者一字一句地说道。
元代圣旨金牌?李献功一脸茫然,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老者解释道:“元代皇帝颁布圣旨的时候,会使用金牌作为凭证。这种金牌非常珍贵,存世量极少。”
李献功听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父亲留给他的,竟然是如此贵重的宝物。
“老先生,这金牌能值多少钱?”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者沉吟片刻,说道:“这要看金牌的品相和历史价值,不过,肯定价值不菲。”
李献功心中燃起了希望,他仿佛看到了摆脱困境的曙光。
就在这时,他听说吉林电视台有一档鉴宝节目,可以免费鉴定古董。他决定去试试运气。
他带着金牌,千里迢迢赶到吉林,参加了鉴宝节目。
然而,节目上的专家们,对这块金牌也一无所知。他们无法确定金牌的真伪,也无法估算出金牌的价值。
李献功再次陷入了绝望。
难道这块金牌,真的只是一块普通的金属牌子?
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内蒙古大学的包祥教授。
包祥教授是一位研究元史的专家,他对这块金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仔细研究,包祥教授确认,这块金牌确实是元代的圣旨金牌,而且是品相极佳的珍品。
金牌上刻着的文字,是八思巴文,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以神的名义,皇命不可违,违者立斩。”
这块金牌,是元朝皇帝用来震慑臣民的,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最终,李献功以五万元的价格,将金牌卖给了包祥教授。
包祥教授将金牌无偿捐献给了内蒙古博物馆,让这件珍贵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李献功用卖金牌的钱,还清了债务,重新开始了生活。
这块金牌,改变了他的命运。如今,这块元代圣旨金牌,静静地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馆的展柜里,向世人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也是一段传奇故事的见证。
而李献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绝境,也不要放弃希望。或许,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在不远处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