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芯片天才”之称的陈进携天价科研资金潜逃美国,此后13年,中国芯片

啊健说科技 2025-02-03 22:43:47

2006年,有“芯片天才”之称的陈进携天价科研资金潜逃美国,此后13年,中国芯片行业被迫步入寒冬。多年过去,这个罪魁祸首现状如何?

【消息源自:《惊爆!“汉芯”骗局背后:科研诚信的崩塌与反思》2023-10-08 长江科技网】

咱都知道,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竞争那叫一个激烈的时代,科技领域的比拼那是白热化了。芯片技术啊,就像是科技领域的定海神针,对国家的科技实力、经济发展还有国家安全,那都是至关重要的。咱中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道上,一直憋着一股劲,一心想在芯片领域搞出自己的名堂,摆脱对国外的依赖。

就说2001年吧,国内芯片领域到了发展的关键档口。这时候呢,有个叫陈进的人,那可是有点本事。他自小就聪明过人,从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海外闯荡了不少年头,还在摩托罗拉当过高级芯片设计师和设计经理。那时候国内国家正大力推进“863计划”,想着在高科技领域有个大突破。

陈进怀揣着“自主研发”的承诺,凭借在海外的那些经验,就像拿着一张通行证一样,很快赢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信任。学校请他当高级讲师,还让他负责搞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没多久就把微电子学院的院长这把交椅也给他坐上了。这时候的陈进,拍着胸脯答应四年内能拿出中国自主研发的32位DSP芯片。国家一看,这人才不错啊,那钱就跟流水似的投入进去,就盼着能在芯片技术上打个翻身仗。

2002年,陈进那边传出大消息,说他团队成功研发出“汉芯一号”。这“汉芯一号”据说是基于0.18微米工艺的32位DSP芯片,能执行复杂计算任务。这消息一出来,整个科技界都炸了锅。国内媒体那是铺天盖地报道,各种夸。什么“中国芯片技术迈上新台阶”“了不起的突破”这些话到处都是,陈进一下子就成了聚光灯下的主角,被大家称为“汉芯之父”,那掌声啊,都快把他淹没了。

这陈进啊,尝到甜头后根本停不下来。“汉芯一号”发布后,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团队又陆陆续续发布了“汉芯二号”“三号”“四号”。他靠着这些所谓的成果,国家级科技奖项那是奖都拿不过来。科研资金就跟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进他的项目口袋。一时间,陈进在国产芯片研发领域那成了响当当的人物,名气大得没法说。

可谁知道,2006年这一年,事儿来了。一篇匿名文章《触目惊心的汉芯黑幕》在清华大学的论坛上冒了出来。这文章就像一颗炸弹,直接把陈进打造的华丽肥皂泡给戳破了。文章揭露“汉芯”芯片根本不是他自主研的,是从摩托罗拉购买的现成芯片。这一下可不得了,社会各界那是震惊得不行。

这事儿就像一团火迅速燃烧起来,各种猜测和传言漫天飞。有人说,陈进说不定是通过虚假公司骗了大量科研资金;更有人说,他摩托罗拉高管那身份,估计也是编的。国家相关部门那可不含糊,马上展开调查。这一查,发现陈进用的那“狸猫换太子”手段可真是让人无语,就是把摩托罗拉芯片的LOGO抹掉换成“汉芯”标志,就敢说是自己研发的,骗了那么多钱。

随着调查深入,陈进的摩托罗拉高管身份也证实是编的。这可真是把脸都丢尽了。这时候的陈进,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在国家追查和舆论压力下,他干脆逃之夭夭跑到美国去了,还顺带带走大量资金。

国家这边可是多次想办法追回这笔钱,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钱到手容易,要回来难啊”。陈进没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事儿一直让大家心里憋着一股气。

“汉芯”的这出闹剧,后果那是相当的严重。陈进自己成了声名狼藉的主儿不说,咱中国芯片行业跟整个科研领域都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好多科研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本来干得正起劲,都被这骗局连累了。他们付出的心血被这场骗局遮得死死的,白白浪费精力。

那些原本对国产芯片充满期待的企业和机构,也因为这事儿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发展步伐一下子慢了下来,好多项目都不得不停滞搁置。社会各界那信任,被这骗局给摧毁得一干二净。投资者一看这形势,纷纷撤资,芯片行业发展直接陷入寒冬。

更麻烦的是,西方国家这时候趁机使坏,加强对中国芯片技术的封锁,中国和国际芯片巨头那技术差距,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咱中国芯片行业想要崛起,前路那是困难重重啊。

经过这一番折腾,社会各界也开始深刻反思。大家意识到科研诚信那可是科研的命脉,没有科研诚信,一切都白搭。而且监管机制也得健全,绝不能让这种事再次发生,得让科研在正道上茁壮成长 ,不然这未来得多艰难啊。

【消息源自:《探秘“汉芯”骗局的起源与警示:科研诚信危机始末 》2023-01-15 】

0 阅读:186

猜你喜欢

啊健说科技

啊健说科技

科技资讯,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