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姚刚拍戏赚了钱,便回大连投资100多万,开一间西餐厅,每天人满为患、

牧童的娱论 2025-02-02 14:38:54

1998年,姚刚拍戏赚了钱,便回大连投资100多万,开一间西餐厅,每天人满为患、生意火爆,可是三年不到却关门大吉。 信息源:搜狐娱乐 大连的海风、海味、酒吧、夜景让姚刚心生向往。于是,他决定投身到餐饮行业,开设一家西餐厅。投资的金额高达100多万元。 那时候,姚刚在圈里声名鹊起,生意刚开张就受到了很多人关注。 西餐厅的装修别致,现代感十足,灯光柔和,墙上挂满了时尚的艺术画,音乐播放着悠扬的爵士乐。饭店一开张,果然吸引了不少的顾客。 刚开始生意就如火如荼,每天人满为患,排队的顾客络绎不绝。姚刚性格豪爽,待人真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可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姚刚经常碰到熟人,就给人免单。对于好朋友,他更是如此,饭钱从来不让他们掏。 即使是普通朋友来吃饭,姚刚也会笑着说:“你们是我的朋友,吃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钱这事儿别提。” 酒逢知己,姚刚不但请客,喝得尽兴,甚至给账单上加上一些“额外的服务”,尽力让朋友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这一切的真诚和豪爽,虽然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但也给姚刚的西餐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他一向不懂得精打细算,对生意的利润空间把握得不够清楚,总是凭着自己的豪气和人情世故去做决策。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经营的餐厅越来越难以为继。账单上的零头越来越大,账务管理日渐混乱。由于不收钱,西餐厅的收入逐渐出现了严重的赤字。 常常有顾客进店消费,享受了一顿美好的晚餐,却只留下了一句“谢谢老板,真好吃”的感慨,姚刚也乐呵呵地笑着送他们离开。 三年不到,西餐厅最终以亏损而告终。姚刚的豪爽、真诚和对朋友的慷慨固然让他拥有了不少人脉和口碑,但也让他错失了商业上的许多机会。 再加上餐饮业的竞争激烈,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姚刚最终不得不关掉这家西餐厅,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失去了餐厅后,姚刚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低落太久。他决定重新回到娱乐圈,继续做自己擅长的表演。 于是,他出演了电视剧《小姨多鹤》,饰演了彭瑞祥这个角色。彭瑞祥是剧中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性格极其复杂。 剧中的彭瑞祥,个性自私、冷酷,手段高明、心机深沉,几乎没有一丝人情味,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包括对亲人和朋友的背叛。 姚刚在剧中的表演,让观众彻底认识了“彭瑞祥”这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 很多观众看过之后,都对彭瑞祥这个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反应,有人恨得牙痒痒,甚至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这个人骨子里坏得透了”。 这时,姚刚也意识到,自己饰演的这个角色与他现实生活中的豪爽和真诚,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形象。许多观众看完剧后,都纷纷表示无法接受,觉得姚刚给人的印象变得极其“阴险”。 更让姚刚意外的是,连自己的母亲也打电话给他,姚刚在接到母亲的电话时。 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语气里满是心疼和责备:“儿啊,你怎么那么坏啊?你这角色怎么会这么可怕?” 姚刚愣了一下,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妈,这个角色……是剧本需要的,我只是演得好。”姚刚试图辩解,却发现母亲的话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容易反驳。 “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大家都知道你是个有正义感的人。” 母亲的声音透着一股无奈,“人家看你演的那个角色,觉得你就是那样的坏,我知道你是为了演技,但这不是你真正的样子,儿啊,不管你演得多好,记住,做人不能像彭瑞祥那样。” 母亲的声音里,隐约带着一丝泪意。 此后,姚刚便继续活跃在荧屏上,凭借着过硬的演技逐渐找回了观众的认可。虽然他再也没有重返餐饮业,但他对“给人免单”的那种豪爽本性依然未曾改变。 在他的人生里,这份对朋友和亲人真诚的待人之道,虽然让他吃了一些亏,但也带给了他无数的温暖和感动。

0 阅读:0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